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它使人们不仅能反映由感觉器官所直接感知的事物,还能够反映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这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来进行的,是一种用推理或判断间接地反映事物本质的认识活动,它是凭记忆、想象以处理抽象事物,从而理解其意义的过程。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有关思维的 文章 ,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
什么是“ 理性思维 ”呢?
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说得简单些理性思维就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 思维方式 。
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们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活动。理性思维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各种能力之母。
理性思维例子:
买了橘子吃,但是味道不怎么样,没有香甜感,于是我去查找原因,发现只有少数的橘子如我买的这样,但是并不能这样来将橘子的品质定性.
02
一般来说,理性思维包括三种形式:
1.概念: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大量积累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即抽出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用一定的物质外壳语词把它标志起来,这就产生了概念(以归纳性、 总结 性为手段);
2.判断:判断是展开了的概念,是对某一事物内部联系作出肯定与否定的论断的思维形式。(以性质判断为手段);
3.推理:推理是从已知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能反映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内在联系推导发展趋势为手段);
03
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关系:
感性思维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各种感官产生的感觉在头脑中产生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现象有了初步认识。它只反映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尚未达到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
在感性思维的基础上,经过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过程,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由概念、判断和推理阶段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与感性思维相对应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排除个人感情与喜好的干扰,基于事实和逻辑,有利于增进共识、做出正确判断和明智决定的思维模式。
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有性质的不同,但又互相连贯,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联系起来。理性思维必须依赖于感性思维,否则就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而感性思维必须发展到理性思维,才能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
04
提高理性思维的 方法
多看推理电视剧
推理是 逻辑思维 带来的,而推理能力的提升同样可以带来逻辑思维的提升,所以看些柯南,狄人杰之类的电视剧有利于逻辑思维的提升,看的时候不要光等着出结果,要自已用心推理一番。
多做具有逻辑性的游戏或题目
多做逻辑性强烈的项目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做的时候不要怕难,要尽量的自已想出答案,实在想不出来的可以看答案,但看完答案后要把答案中的解决思路弄明白,实在看不懂的可以请教他人。
遇事多思考
遇事多思考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这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可以提高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还有利于更好的适应社会,了解社会,也有利于一个人更好的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手写记录笔记
保持一个手写记笔记的良好习惯,每天坚持用10-20分钟时间手写笔记。在手写记笔记的过程中头脑和情感会得到快速的整理,理清头绪。
如何成为一个理性的人?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研究行为经济学的理查德·塞勒。
这个消息令我很兴奋。因为行为经济学,是近几年我特别感兴趣的领域。
所以,我想用今天这篇文章,告诉你:什么是行为经济学,它研究的究竟是什么。
尽管网上已经有铺天盖地的资料了,但这篇文章还是得写。
希望能稍微帮你增进对这个学科的了解。
要了解行为经济学,必须先从「理性人」假设聊起。
什么是「理性人」假设?
1776年,英国人亚当·斯密发表了他的旷世巨著《国富论》。在书中,他这样写道: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
简而言之。他的观点可以概括为:我们基于自己的需求,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行为,客观上,促成了整个市场和社会秩序的形成。
面包师做面包,是因为他需要用面包换钱;我们购买面包,是因为我们需要用钱买面包。
所以,「购买面包」这个行为,对我们和面包师来说,都是有利的。双方都能通过这个交易行为获益。
这就是整个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
在亚当·斯密之前,经济学的思路是什么呢?是重商主义。那时的研究,都将注意力放在国家如何控制对外贸易,如何殖民掠夺,如何通过关税来实现顺差,从而提高本国的财富(也就是金银)积累。简而言之,是在玩零和游戏。
为什么是零和游戏呢?国家之间的贸易,有得必有失。一国实现顺差(即出口比进口多),另一国必然是逆差。一个国家富裕了,必然带来其他国家的贫穷。总体来说,整个社会的福利状况,是没有变化的。
但随着1760年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兴起,自由贸易和劳动分工的需求变得迫切起来。这时,传统的重商主义就不适用了。整个社会需要一个新的理论,来指导它们如何去运转和行动。
于是,亚当·斯密出现了。
亚当·斯密认为,政府不需要干预市场,只要市场中所有的参与者,按照自己的需求行事,市场效率就能实现最优。所有人的状况都能得到改善。
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他称之为「经济人」假设。
他认为,人是追求利益的,会遵循「利益最大化」的路径去行动。如果我比起钱更需要面包,我就会用钱去买面包;如果面包师更需要钱,他就会用面包去卖钱。
这个假设,在后世,经过西尼尔、约翰·密尔和帕累托一系列大师的改进,被发扬光大,成为「理性人假设」。也成为古典经济学的根基。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理性人」假设。
1. 人对于所面临的一系列选择,有充分的信息和稳定的偏好。
2. 基于这两者,人可以对每一个选项,赋予一个「效用」值,用来描述这个选项对他带来的收益;
3. 人会选择效用值最高的选项进行行动。
这里面的「理性」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第二点。
也就是说,传统的假设认为,如果一个人是理性的,那么他的「主观效用」就一定是正确、稳定、客观的 —— 他一定不会觉得50块钱比100块钱好。
这个理论看起来很正确,直到20世纪中叶。
20世纪发生了什么事呢?心理学获得了蓬勃发展。
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兴盛,将人的认知过程,揭示了出来。
人们开始发现:我们的思维过程其实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和决策,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么准确。
简而言之,传统的理性人假设,就像牛顿第一定律。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就像人们发现了摩擦力的存在。
这时,就要提到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了: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的好友兼老师,丹尼尔·卡尼曼。
如果说行为经济学有一位亚当·斯密型的人物,那无疑就是丹尼尔·卡尼曼。
可以说,行为经济学虽然早在20世纪前叶,就开始有了很多研究,但直到卡尼曼的论文横空出世,才算彻底奠定了这门学科。
那么,丹尼尔·卡尼曼做了什么呢?
他在1979年,和特沃斯基一起,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前景理论」。
这个理论,总结了20世纪对心理学的应用,对传统的「完全理性人」假设,做了极大的修正。
它认为:人在分析预期效用和做决策的时候,会受到许多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些心理因素,会致使我们作出许多「看上去不太理性」的决策。
而这跟传统的假设是相悖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一个人做着不喜欢的工作,每天上班了就盼着下班,从周一起就盼着周末,薪水也不高,就是普普通通,但他就是不肯跳槽,为什么呢?
传统的解释,是用效用函数来计算期望。譬如说:他现在工资6000,跳槽的话,有50%几率工资增加1000,50%的几率工资降低2000,那么,总的期望收益是 50% x 1000 - 50% x 2000,结果是-500,是一个负数,所以他不愿意跳槽。
但前景理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把工资增加的概率变成80%,工资降低的概率变成20%,总收益从-500变成正的400,他同样会不愿意跳槽。
为什么呢?因为「工资减少」在他心目中的比重,要远重于「工资增加」。
这就是前景理论最重要的成果:损失厌恶。人们对于损失的敏感度,会远高于收益。
简而言之,同样是100块,丢了100块和捡到100块,心情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带来的痛苦会更强烈、更持久。
由下图可以看出,同样的数额(X值),损失和收益所对应的主观价值(Y值),是全然不同的。
那么,为什么人会有损失厌恶呢?
用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这是因为,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损失一样东西(比如受伤、丢失食物、失去领地)比得到一样东西,对我们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我们的大脑被塑造成了,对损失更加敏感。
如果你足够敏感,你会发现,很多文章的标题,都会用负面的词语(失去,失业,错过,落后……),来吸引你的注意(包括我,捂脸)。
这背后的原理,其实也是损失厌恶。
基于前景理论和损失厌恶,卡尼曼、塞勒和一大批行为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少好玩的理论。
比如下面这两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经济学家把参与者分成AB两组。他们给A组每人一个杯子,并告诉他们:杯子完全归你们所有,你们可以选择带回家,或者待会把它卖掉。
同时,他们给B组一笔钱,并告诉他们:你们可以把钱带走,也可以用这笔钱去购买A组的杯子。
结果是什么样呢?A组里面,愿意卖出杯子的人,定价的中位数是5.79美元;而B组里面,愿意购买杯子的人,出价的中位数是2.25美元。
也就是说,两组人对于同一个杯子的估价,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拥有杯子的人,认为他们的杯子更值钱。
第二个实验也是相似的:
将参与者分成三组。第一组,每个人给一个咖啡杯;第二组,每个人给一块巧克力;第三组则什么都不给。
然后,经济学家分别告诉他们:第一组的人,可以选择用杯子交换巧克力,也可以拿走杯子;第二组的人,可以选择用巧克力交换杯子,也可以不换。第三组的人,则需要从杯子和巧克力之间做出选择,告诉实验人员,他们更想要哪一种。
先说第三组。选择杯子的人是56%,选择巧克力的人是44%。虽然有一点差距,但大体可以认为: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杯子和巧克力差不多一样值钱,没有显著的偏好差异。
但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结果相当悬殊:
第一组中,有89%的人选择了「不交换」,只有11%的人愿意交换。
第二组中,有90%的人选择了「不交换」,只有10%的人愿意交换。
这说明什么呢?
人们对于自己「已经拥有」的物品,所评估的价值会大大增加。
简而言之:大家都会认为,自己拥有的东西更值钱。
这就叫做「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看上去很简单,无非就是对「损失厌恶」的发展。
但进一步思考,其实很有意思。
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首先,产生禀赋效应,最基本的条件是损失厌恶,亦即对损失的敏感性高于收获,这一点无需赘言。
但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损失和得到,都是相对的。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界定「损失」和「收获」呢?
以实验一为例,参与者们所得到的杯子,本质上都是外来的,是实验者赠与的。那么,为什么会有差距呢?
这是因为,A组是先得到杯子,再选择是否卖出 —— 他们的参照点被设定为「我有一个杯子,愿不愿意失去它」,亦即一种损失。
而B组的参照点则被设定为「我没有杯子,愿不愿意得到它」,是一种收获。
因此,禀赋效应就产生作用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我们对一个事物的态度,会受到「初始状态」的影响。初始状态不同,我们的参照点不同,对事物的评价也会完全不同。
从这个推论出发,又有一个好玩的原理诞生了。
请看下面这个情况:
有一种严重的疾病,正威胁着600名居民的生命安全,现在对于两个小组,他们得到的选择是这样的:
A小组听到的是:现在有两个 措施 。措施1可以确保拯救200人,措施2有1/3的机会救出600人,有2/3的机会一个都救不了,你会怎么选?
而B小组听到的版本是这样的:
有两个措施。措施1会有400人死亡,措施2有2/3的风险会全部死亡,1/3的机会无人死亡,你会怎么选?
我们一眼就能看出,A小组和B小组,所面临的选择是一模一样的。措施1都是救出200人,400人死亡;措施2都是1/3的机会全部生还,2/3的几率全部死亡。
那么,我们能够期望的结果,就是两个小组,做出措施1和措施2的比例,应该是大体相似的。
如果A小组有80%选择措施1,那B小组按理来说,也应该有80%左右的人选择措施1。
但结果呢?A小组中,大比例的人选择了措施1;相对应的,B小组中,大部分人却选择了措施2。
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初始状态」不同。
对于A小组,两个措施都是「获得」的框架,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倾向于保守,亦即选择能落袋为安的策略。
但对于B小组,两个措施都是「损失」的框架。这时,人们的「损失厌恶」就体现出来了 —— 宁可冒更大的风险,也不愿意白白看着损失发生。
亦即是说,当我们接收到一个「损失」框架时,我们下意识的反应,是倾向于冒险。哪怕冒险的结果可能更严重,我们也不愿意白白损失。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框架效应」。
同样的事件,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来,传达给对方不同的「框架」,所带来的效果,很可能完全不同。
理性思维带来的的好处
毋庸置疑,在人的思维与行为机制中,伊斯兰赋予理性巨大的作用。足以说明这一事实的是:用沙里亚的术语来说,失去了理智,就没有了责成,也就没有任何责任了。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人过分夸大理性的作用,以至让理性去评判沙里亚律例;与此同时,另一部分人又走入另一极端,几近废弃理性的价值。
一些人以为,安萨里对哲学采取了最终立场后已经忽略了理性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安萨里对这一问题的态度。
正如格尔达威博士所说: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确立这样一种观念:伊斯兰看来,理性与沙里亚不相冲突;张扬自由的理性意味着张扬信仰。
信仰和理性不可分割,安萨里就此指出:“理性离不开经典;经典离不开理性。倡导纯粹的因袭而全盘脱离理性的人是无知者;仅仅满足于理性而忽略天经、圣训之光的人,则是自欺者,你切莫成为这两种人之一;你应当兼具这两个源泉。因为理性知识如食品,沙里亚知识如药品。”
据此,安萨里强调理性知识与沙里亚知识没有冲突。他说:“有人以为,理性知识与沙里亚知识直接冲突,二者无法相容。这种臆测乃出于洞见失明——我们求主护佑,远避此种现象。
“持这种观点的人或许觉得沙里亚知识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有冲突,而自己又无能调和,故以为这是宗教中的矛盾,颇感困惑,于是轻易背叛宗教。其实,正是无能,使之产生宗教有矛盾的想法。这是何等荒.唐!”
理性是安拉特赐人类的,使人类通过对安拉造物的观察与思维而认知安拉。但是,理性并非毫无限制,也并非适于理解所有的一切;有一些事物,理性必须毫无条件地接受它,把它作为不争的事实。这些事实便是授自众先知的传述。因此,安萨里认为,理性应当确认两个事实:确认安拉的存在;确认先知的圣品。倘若确认前一个事实的途径是可知的,即观察思维安拉的造物,那么,何以确认后一事实呢?
安萨里通过现实中的例子把我们带到这一问题的彼岸,他认为,“人被造成肉体与心灵;心灵指灵魂的真实,是认知安拉的位置,而非亡人和牲畜都共有的血肉之躯。肉体的健康决定了它的幸福,肉体的疾病又造成它的痛苦乃到毁灭。心灵同样有自己的健康与健全,‘只有带着一颗健全心灵而来的人’(二六:84)才能得救;同时,心灵亦有疾病,它决定了心灵永久的、后世的毁灭。诚如安拉所说:‘他们的心中有病,……’(二:10)
“对安拉的无知是致命毒药,追随私欲而违抗安拉是恶疾。认知安拉是解毒药剂;扼制私欲而顺从安拉是有效良药。治愈心病,必需一些药品,正如身体的治愈必需一些药物一样。身体的药物通过其中的某一特性对康复产生作用,这是智者无法用理智去了解的,而只能遵从医生——接受了这些药物的先知们;先知们凭圣品可发现那些药物的特性。同样,我深信:功课(依巴代)的范围、数量,出于先知们的界定,理性无法了解其产生效用的确切形式,故理应在其中效法先知——那些凭圣品之光而非理性职能了解功课特性的人。”
然后,安萨里总结道:“总而言之,众先知是治疗心病的医生,而理性的效用和职能是:让我们认识到上述事实,并笃信、承认圣品;承认自己无能了解由圣品所了解的事物;牵着我们的手,把我们交给圣品,一如把盲人交给引路人,把无所适从的病人交给富于同情心的医生。理性的功能到此为止,不能染指其他的内容,除非去理解医生对它的嘱咐。”
就这样,伊玛目安萨里阐明了确认圣品的问题,指出了理性的第二任务,并用三件事说明了这一任务的范围:一、认识到圣品的必要性,并笃信之;二、理性无能了解只有通过圣品才能了解的事物;三、服从先知,跟随先知。
安萨里以简洁明快、令人信服的笔调论述了这一问题,这是他在隐居期间努力奋斗得出的成果。他为我们叙述道:“然后,我坚持隐居、静坐近10年之久。在此期间,我有过不可胜数的经历:有时候是直觉,有时候是证据知识,有时候是信仰悦纳,于是我深信:……”
安萨里用下文结束这段话:“这些事情是我在隐居期间得出的认知,确信无疑,有如目睹。”
安萨里确定了理性接受知识的方位,以此解放理性,使之摆脱种.种迷信、幻想和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