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熊猫贝贝第871篇原创文章:
诚然,舆论、市场和经济表现是政策的风向标。
事实上,自2024年第三季度经济破“5”以来,已经不需要经济学家和专家的任何分析和鼓噪。中国的经济环境、央行的金融支持以及对货币宽松政策的现实需求已经赢得了一些数据。
现实是一样的。2024年下半年以来,俗称“马洋”的中国国家财政之母,已经连续进行了四次宽松行动。下面是详细的简历:
1.2024年第一次RRR切割:
2024年7月7日星期三,就在全国人大释放RRR降息信号的一天后,央行也宣布在2024年7月9日星期五全面下调RRR0.50个百分点(详见RRR降息真的要来了)。此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降至8.9%。
2.2024年第二次RRR切割:
在高层提出“围绕市场主体需求制定政策,适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观点(2024年12月3日提出)后,仅仅过去了一个周末。2024年12月6日(周一),央行宣布于2024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0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将下调至0.50个百分点。
3.定向降息:
央行紧急发文(银发(2024)304号)称,自2024年12月7日起,将支农、支农小额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期贷款利率分别下调至1.70%、1.90%、2.00%。
4.2024年12月,一年期LPR下调:
2024年前两周,央行再次明确降息:
M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下降0.1%。
货币宽松的预期和国家的表述可谓如约而至,如期实现。
2024年初,随着央行宣布本次降息,LPR、MLF、逆回购利率这三大基准利率在中国的货币环境下均有所下调。
无论是预期管理还是信号风向,中国经济货币环境中宽松流动性的闸门都在向开放趋势发展。
那么,作为一个普通群体,应该如何理性、科学、恰当地看待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走势,预测未来的走势?
本文秉承尊重事实、注重本质、注重因果的原则,就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信号意图,以及对后续经济货币环境的分析和预测,与读者朋友进行了深入、有态度、专业的聊天。
内容硬核,错过不再。
洞察机遇,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水平,这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法则。
在讨论问题之前,首先要把我们的认知拉平,所以我们需要对这次降息的两个关键术语,也就是MLF和OMO利率的定义,包括这两个关键利率调整的本质和意义,做一个认知上的沟通或者基本的解释,首先要清晰明确。(认知完整清晰的朋友可以跳过这一段)
这一次央行降息的动作是明确的,但并不等同于公众认知中的放水、放水。
先看MLF,也就是民间俗称的“辣粉”:
MLF代表中期贷款工具,
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可以向央行提出申请。
简单来说,就是金融机构向央行借款的利率。MLF的贷款期限为3个月、6个月或1年。
每家银行向国家贷款都需要抵押。MLF合格抵押品主要包括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地方债、高等级信用债、小微、绿色和“三农”金融债、绿色贷款等。
国家MLF的利率调整实际上是一种精准定向的金融工具,引导货币流向固定的经济领域。
降MLF就是降
MLF通过调整对金融机构的中期融资成本,影响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市场预期,促进社会融资成本的降低。
再看OMO,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叫“逆回购资金成本”:
央行逆回购是指央行向一级交易商买入证券,出借资金,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证券转售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
一级交易商是指具有一定资质,可以直接向国债发行部门承销和投标国债的交易商群体,一般包括资金实力较强的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
一级交易商可以通过央行逆回购获得资金,再贷给中小银行,为市场提供资金,可以缓解市场短期流动性紧张。
以中国的股市和楼市为例,相当于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关系。第一个层次是国有资本主导。
逆回购最好的解释是央行注入国家资本,进入金融市场和相关金融市场,参与市场。
更简单直白的解释是,投资者买入股票为“逆回购”,卖出股票套现为“正回购”。
OMO是国资逆回购的成本。OMO越低,逆回购比例越大。
从市场表现来看,一目了然:
银行借了更多的钱,金融市场上有更多的国家资本。就这么简单。
目标
说,这一次央行的降息,无论是从调整幅度,还是现实市场表现来看,都非常给力,甚至于在长期稳健的惯性之下,这样的降息带给市场和经济环境的感受,可以用超预期来形容。
受到降息的政策预期刺激,1月17日中国金融市场全面飘红。股债市场均走出强势上行行情。果然还是金融市场反应最快。
就和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情仇一个意思,货币政策的动向,特别对于中国这样举国体制,严肃稳健的大国来说,每一次的动作,必然是有原因和明确的预期目的的。
脱离背景和环境谈策略,都是耍流氓,都是智商税。
央行降息,关联的结果是货币流动性的释放,是对经济环境运行的有效刺激。
而让国家金融做出这样选择的大背景,一方面是同日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和统计关键数据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增速承压的事实,这是宏观维度。(2024年的宏观经济数据会另行撰写文章专题分析)
另一方面,则是现实中国经济环境,因为从2024年下半年就开始为了应对美元通胀而进行的货币紧缩,对中国国内的经济环境,货币循环产生了必然的抑制效应。
关于货币政策的背景和环境,在我过往的文章里面已经分析解读过很多,这里就不多赘述。
关键是,要看到货币政策动向释放出来的信号,以及后续可能带来的影响:
1、符合中国当前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和稳增长的经济规划与设计,央行在2024年开年就降准,释放流动性,对应的是政策的落地和实施。
与之对应的,其实是2024年中国上半年的经济情况,那就是不动声色地紧缩。
2、关键词要看到,那就是金融空转。
现实情况是,从2024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在货币层面是持续宽松的,央行货币端口的增量是持续存在的,但是M2和社融出现了剪刀差,说明了什么问题?
货币在金融系统里面空转,总量不缺,但是在货币从银行金融机构,通往市场的信用端口,出现了堵塞。
一方面,是金融机构的风险考量,以及对经济增长的信心不足,当然,不能去责怪银行,这一点很重要,经济承压叠加疫情的不确定性,逆势信贷扩张这种反常的行为,但凡是个清醒的人也做不出来。
另一方面,是经济个体的信贷需求降低,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当经营收入利润和资产增长不能覆盖资金成本的时候,对于借贷的需求和积极性就不足了。
两相叠加,就产生了经济环境中持续紧缩的循环。
对应的,就是消费疲软,资产和金融市场的低迷,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趋势。
经济是有惯性的,当一个环境中的赚钱效应和增量表现不足以刺激货币流动的情况出现,如果没有低成本的货币进入,这样的惯性就会持续让经济陷入萧条。
所以,国家通过降息行动,是从信用端进行直接刺激,银行借钱的成本低了,那么往外借钱的动力也就有了。
对应的,中国信贷市场的货币增量,将会很快出现流动性释放和总量增加。
货币环境,会得到明显的放松。
3、MLF和OMO是国家对金融机构的管理,对应到市场环境和经济领域来说,短期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中长期的政策效果必然还需要有信用端口的对应行动进行配合,才能实现传导。
这一次的降息,对于市场和现实经济环境而言,依然是信号意义更大,MLF降了,各个银行愿不愿意借,OMO降了,一级交易商是否对行情有信心,这都需要时间和过程来证明。
总的来说,这是国家层面释放的宽松态度,对于经济环境而言,是妥妥的利好信号。
1、货币宽松,是否会引起通货膨胀?
2、降息信号之下,中国的楼市房价会不会迎来暴力反弹?
3、对于金融市场而言,预期的刺激能持续多久?2024年是否有牛市行情?
在这里就针对这几个问题,进行专题解读:
第一,关于通胀的担忧,其实并不需要。
中国目前正处于货币宽松的窗口期,这要考虑到美联储在2024年的加息,必然会掀起的美元回流,美元走强的预期环境之下的动作,所以,国家降息,释放流动性,肯定会考虑后续被美元收割的风险。
这就决定了,信号意义,预期刺激的意义,远远大于真金白银的货币宽松的意义。
能看明白这个结论的,一定是具有很好的投资素养和价值眼光,并且懂得看大环境的成熟群体。
猪肉,房价,粮食,只要这三个价格控制住,货币的锚就成了定海神针,经济环境中的通胀,也就不会成为威胁了。
通胀对应消费升级,刺激经济循环,处于可控范围,是不是好事?
只要通胀不能在中国经济环境中影响民生保障,制造资产泡沫,叠加国家对资本垄断和扩张的节制和管理,就是通胀,能胀到哪里去?
谨慎稳健定向的宽松,叠加中国国家对经济的管控,通胀担忧一边凉快,那个词怎么说的?杞人忧天是不是?
第二,对于楼市,房地产经济而言,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降杠杆,挤泡沫,去风险,房住不炒,住有所居……这个主旋律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
态度坚决,意志坚定。
一方面,是行业的风险没有出清,水就不可能进去,就算是宽松,也是优先解决风险。
解决风险,需要成本。
另一方面,LPR5年期坚持不变,1月20日最新公布还没有出来,也不用臆测。
要看到的,其实进入2024年,全国各地的房贷利率下行,房贷放开,其实已经跑在了国家宽松信号的前面,但是房价和楼市的行情有异动吗?
不排除小范围和个别地方和城市的回暖,但是大面积,普遍的信心回归和预期看涨,是没有的。
不是不想有,而是不敢有,2024年贯穿全年的政策,金融,监管组合拳,可是说来就来。
第三,金融市场,过个好年是肯定的,但是后续还是要理性。
金融市场短周期就是资金的游戏,预期和情绪主导,国家资本入场对应的行情必然会有,而且还是立竿见影。
这就是春节躁动,节日行情的原因,一点都不复杂。
但是过完年,政策预期一旦效果衰退,能够在中长期维持行情的,就要回归到股市对应的行业和公司的现实经营基本面来看了。
嗯,这很中国,谁家过年都要吃顿饺子,但是过完年,就必然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了。
十四五规划里面定下的大方向,关键经济规划,短期行情动荡不影响大方向。
而一些和国策,以及经济环境发展方向相悖的行业,公司,就比较堪忧了。
从大盘来看,国家货币宽松只是一种刺激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经济增量和价值支持,2024年的大盘行情,两个维度的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一个是中国经济全年增长态势,另一个,还是绕不开的疫情。
PPI向CPI的传导是必然的,但是在中国有一个政策管控的周期限制,大概是6-12个月;
而货币宽松从央行到金融机构,再到市场,也必然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稍安勿躁,要看大环境和现实情况。
当然,和各路利益裹挟,利益关联的分析和研究不一样,我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站在中立,客观,理性,冷静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撰写的,没有什么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也不会用什么春秋笔法忽悠迷惑,为的就是让更多普通群体能够直白粗暴的看懂很多经济本质和现象。
文章的最后,谈几点个人的观点:
1、第一个关键词是理性,特别对于市场参与者,个人投资者而言,对于央行降息的信号,在2024年,需要有一个理性,冷静的态度来面对。
特别要警惕各路对于房产,股票的行情鼓吹,央行降息不假,但是目的也很明确,是“稳增长”。
而不是像很多经济学渣所说的往经济环境中大水漫灌。
2、第二个关键词是乐观,开年降息,其实是打开了货币宽松的口子,但是能倒出来多少水,倒多久,这些具体的东西还需要时间和现实来给出答案。
基于中美货币政策对峙的局面,小步快走,精准滴灌的主要模式是必然存在的。
但是大方向来看,2024年中国经济环境的走势,是值得乐观的,毕竟国家松口子,就算是预期管理,信号刺激,对于中国的经济也值得有信心,有期盼。
第一个是中国的最高规格会议。
第二个是美国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动向。
降息和宽松的信号,短期在金融市场,中期在经济环境,长期在资产领域。
其中,最迷惑人的,就是短期表现,因为是情绪主导,非理性因素很多。
让子弹飞一会,不要一惊一乍的,资金和货币在金融市场里面博弈,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验证钱到底去了哪里。
在中国,决定钱的方向的,并不是什么利率和政策,而是国家意志。
以上,就是对央行此次的降息,进行的独家分析和研判内容,和各位朋友做一个分享。
观点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