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之一、大气
小地方人,说自己大气,有些人可能要不服气,其实,扬州如此出名,并非一向很小。解放前的上海,叫做“十里洋场”,一个城市,有十里长街,似乎是超大的了,然而,要知道,扬州早在唐代就有“春风十里扬州路”了。
太平天国之前,扬州之于中国,好比今天的上海。
扬州的发达,得益于独特的地理气候和农业生态条件,同时,也得益于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扬州是个天然的宝地,标准的鱼米之乡,境内基本都是平原,水网交错。在这里,神州最大的天堑长江,与中国最长的人工河流大运河,两条大动脉,把华夏大地贯通东西,连接南北,漫长的中国历史里,扬州一直担当着水路交通枢纽的角色。
扬州的衰败,始于战乱,似乎是必然的,中国历史上的外来侵略军,往往是从北方大举入侵,然后向南推进的。爱国的将士,为了能保住南方的半壁江山,在扬州这最后一个桥头堡,顽强地做着殊死的抵抗。
扬州在明将史可法抗清失败后,遭受了重创,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血雨腥风,传说,当时的多尔衮血洗扬州,把扬州城里的百姓,杀戮净尽,一个也不留,小时候听老辈人说故事,说是女人的小脚,被剁下来堆成山,不知道是否指的这一次屠城。以后的扬州人,都是随后从外地迁徙而来的。
过去没有火车汽车,能四通八达的,主要还是水路,尽管清兵对扬州实施了屠城,然而,从经济角度来看,扬州作为要埠,不能死去,于是,随着清朝的鼎盛,扬州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繁华,乾隆帝下江南,扬州是他必来盘桓的地方。
天平天国以后,几经暴动,加之海上运输渐渐兴起,偏安一隅的新埠头上海,逐渐接替了扬州的经济地位。
扬州由此渐渐衰败,成为中小城市。
生于斯、长于斯的当地人,习惯了本地的历史,过得平静淡然,那些感叹扬州沧海桑田的,往往不是扬州人,而是慕名而来的旅游人士:也许是现实与想象的落差太大了吧,人们有感慨的,有失望的,当然,也有安之若素的。
对我来说,没有一点历史知识,没有一点文学功底,你最好不要来扬州,这个地方,会令你失望的——对我这句话,你不要有太多的想法,我是个实在人,村姑的出身,就会说直白的大实话,呵呵。
扬州长,扬州短,我说了不少,其实,从根源上来说,我并不是扬州人:我的祖籍,是在不远处的苏州,祖祖辈辈,经商做官,小的时候,曾听说过一些“传胪”的事情,似懂非懂,现在则基本忘光了;我的祖父,原本在上海谋生,自然不是庄户的出身;解放初期实行土改的时候,被田地所诱惑,一番激动之后,便离开了上海,下放到了扬州的一个小镇,然而,祖父也不过有一个名义上的农村户口而已,他这辈子,从未下过田,家里会种田的,是我的叔叔,因文革动乱,读到初中后,就半工半农地为生计操劳了。
我的户口,在我大学毕业后,回到了上海,对我的家庭来说,这一通折腾,可谓沧海桑田了——尽管如此,在身份认定上,我还是认为自己是不折不扣的扬州人,一个地地道道的苏北村姑,我并因此而骄傲。
扬州不大,自从三泰(泰州、泰兴、泰县)被分割出去以后,扬州愈发地小了,但是扬州人的心态,却比上海人大气得多。
这里的人,书卷气重,地方自豪感虽然强,却没有地域歧视,无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在这里,生活得都很自在。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感觉,离开扬州多年,不知道有没有变。
特点之二、文气
扬州城是个历史文化名城,古诗词里,有关扬州的诗句,随手一拈,就是一把。
扬州,单独看这两个字,似乎并不起眼,然而,一旦嵌入诗句中,就别有韵味——不信,你把唐诗宋词中的扬州,改一个地名试试看,改过之后,全然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随便说几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
1)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2)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3)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4)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在扬州
5)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6)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7)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高中时,扬州广播电台举办了一场征文比赛,事先不知道题目,限时完成,有点儿象高考,我有幸获奖,得到的奖品,是一本古色古香的书名叫做“唐诗咏扬州”的诗集,里面写满了与扬州有关的佳句,记得开篇第一首,是扬州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在唐诗中极具份量,有“孤篇盖全唐”的美誉。
在这样的环境里接受熏陶,能诗会文的人,自然就比较多。在我生长的小镇里,许多街坊邻居都会舞文弄墨,放下锄头就能操弄琴棋书画的,大有人在。
我曾在当地的文化站看过书法展览,我要说,他们的水平,相当地不俗。去他们家串门,触目所见,也大都拾掇得相当整洁,不少人家的院子里,还种植有花草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