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介词省略-生活百科-满米百科
> 生活百科 > 列表
文言文介词省略
时间:2024-12-23 20:21:13
答案

1. 状语后置而且省略介词的文言文句子有哪些

状语后置也就是介宾短语后置,有很多例句,例如: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

2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指南录后序》

3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孔子世家》

4 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 《孔子世家》

5 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世家》

6 管仲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管仲列传》

7 太子欲图国事于先生也。 《刺客列传》

8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淮阴侯列传》

9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

10 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六国论》

二、介词“以”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古汉语中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翻译时也应该提到前面。这时,介词“以”一般可理解为把、用。

11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书》

12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

13 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高祖本纪》

14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高祖本纪》

15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16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 《孔子世家》

17 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賷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 《滑稽列传》

18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 《刺客列传》

1、“欲为圣明除弊事,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莫道不消魂, , 。” (李清照《醉花阴》)

3、“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4、“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蝉则千转无穷, 。” (吴均《与朱元思书》)

6、《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历来为人们传诵的两句是: , 。

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寓情于景是诗句是: ,

8、《别云间》中深刻的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亡国之痛十分深沉的诗句是:

“ , !”

9、《水调歌头》中诗句“ , , 。”到出了世间万事万物不可能永远完美、团圆,人生有聚也有散的自然规律,富含人生哲理。《水调歌头》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

10、人们常引用韩愈《马说》中的句子:“ , 。 ,

”来说明:人才需要有人来发现和培养,发现人才的人很重要,比人才更难得。《马说》中阐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马说》中写千里马的屈辱至死的句子是:“ , 。”

《马说》中表明全文主旨的一句是:“ , 。”

11、《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揭示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是: ,

12、《陈涉世家》写陈涉年轻时的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对封建贵族制度不满的句子是:“ !”

13、生活中,许多人(比如优秀的人民教师)有极强的奉献精神,我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 , 。”来称赞他们。

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千古名句是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寓情于景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15、《天净沙.秋思》中表现了游子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

16、《雁门太守行》中表达欲报效朝廷的诗句是: ,

17、《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的主旨句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中,“聚”和“怒”分别从 觉和 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的 。

附:文中出现的要求记诵的名句

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3.《气候的威力》)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邓家先》)

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2.《核舟记》)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语文书221页)

2. 文言文 省略句多少种类型

省略句式是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之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主语省略省略主语有承接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例如:①旦日,客从外来,(我)与(客)坐谈。(((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

二、谓语省略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是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例如:①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左转·曹判论战》)译文: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三、省略宾语。(1)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 )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 )坚。(沈括《活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 )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2)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 )谋。(同上)

四、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 )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苏轼《石钟山记》)

激昂( )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3. 文言文中哪些字可以省略,虚词有哪些他们的用法是什么

你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文言文中省略句的问题。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

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

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

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

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

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

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疑问句式 (一)之1. 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 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2. 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如: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2)助词,舒缓语气,不译。

如:①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 何陋之有?(《陋室铭》)② 宋何罪之有?(《公输》)3. 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辍耕之垄上。(二)而主要作连词用,(1)可以表示顺接连词,包括 并列关系,修饰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

一般不译。如: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②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 环而攻之而不胜。

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2)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① 人不知而不愠。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 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 环而攻之而不胜。

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其1. 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① 其一犬坐于前(《狼》)2. 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1)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3)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四)以1. 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 屠惧,投以骨(《狼》)② 遂许先帝。

推荐
© 2024 满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