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将西方史诗引入中国的为外国传教士,这一过程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列强权益扩大的时期。他们通过在《六合丛谈》、《万国公报》和《中西闻见录》等报刊上介绍古希腊史诗,使“诗史”一词被用来指称荷马的英雄诗歌。传教士们准确地介绍了荷马史诗的产生时代、作者、内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在中国,“epic”一词有不同的汉文对应词,如“叙史事诗”、“诗史”、“史诗”和“故事诗”。清末民初,中国启蒙主义者在西方史诗观念中融入了很强的历史观念和意识形态色彩。他们试图通过神话重建民族历史,寻找能够提升和强化民族精神与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宏大叙事”。然而,这一时期的知识人对外来史诗传统的宗教神圣性和口头叙事特点理解不足,主要从中国传统国学的角度理解史诗,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
梁启超在1903年发现西方史诗的长度远超过中国诗歌,盛赞黄遵宪《锡兰岛卧佛》诗具有史诗特点,既具“诗情”更兼“史性”,堪称为“诗史”。王国维亦感叹中国缺乏能代表国民精神的伟大史诗作家。胡适和陈寅恪则深入探讨了史诗作为文类的特性。胡适指出,史诗在中国的产生相对较晚,主要来源于民间的喜好而非文人阶级。陈寅恪将弹词与西方史诗比较,指出中国也有史诗体裁,尽管其宗教哲学思想不如西方史诗深刻,但就文体而言并无差异。陈寅恪对弹词文类的界定显示了他对史诗理解的到位。
中国史诗研究自1980年代重新起步,学者们多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发展理论出发,结合民族学相关历史分期,探讨史诗的产生时代和历史源流。民间文学研究者认为,史诗在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学者认为,史诗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文学现象,主要通过其反映的社会历史内容来界定史诗的性质和特点。史诗被看作是民族形成时期的百科全书,反映了民族或宗教的认同内容,具有庄严性和神圣性。
中国文艺界普遍依据马克思对希腊古典史诗的论述来认识史诗。荷马史诗的古典形式具有初民口传文化的原创特点,是不可再生的。中国学者严格意义上的史诗主要指古典形式的英雄史诗,排除了后来阶级社会产生的叙事长诗。中国史诗学界对史诗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做了大量研究,但最大收获是认识到史诗产生于人类的童年时代或英雄时代。
史诗分为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两大类。创世史诗叙述天地日月的形成、人类起源、家畜和农作物的来源以及早期社会生活。英雄史诗以民族英雄斗争故事为主要题材,产生于军事民主制和英雄时代,与氏族、部落的力量壮大相关。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被认为是英雄史诗。中国史诗的一大特征是口头流传的活形态,反映了各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早期史诗与创世神话和原始信仰的关系,以及与世俗化英雄崇拜的联系。一些民族在现代社会仍有新的史诗产生。中国各民族史诗类型多样,北方民族以长篇英雄史诗见长,南方民族的史诗多为中小型古歌。学者们研究这些史诗的源流、传播形态、文本类型、艺术特点、文化根基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中国大多数史诗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才被发现,搜集、记录、翻译、整理和出版则在近30年间开始。史诗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学术界将史诗视为民间文艺样式,主要受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学观念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学术界开始将史诗作为民俗学的一种样式进行研究,受到人类学派的影响。进入21世纪后,学者们树立了“活形态”的史诗观,认为中国少数民族史诗属于口头传统范畴。
扩展资料
叙述英雄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史诗shǐshī 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