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由于它长期处于口语轻读音节的地位,失去了原有声调的调值,又重新构成自身特有的音高形式,听感上显得轻短模糊。普通话的轻声都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变化而来,例如:哥哥、婆婆、姐姐、弟弟。说它“特殊”
是因为这种变调总是根据前一个音节声调的调值决定后一个轻声音节的调值,而不论后一个音节原调调值的具体形式。 轻声作为一种变调的语音现象,一定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因此轻声音节的读音不能存在。固定读轻声的单音节助词、语气词也不例外,它们的实际轻声调值也要依靠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来确定。绝大多数的轻声现象表现在一部分老资格的口语双音节词中,长期读作“重·最轻”的轻重音格式,使后一个音节的原调调值变化,构成轻声调值。 轻声的语音特性: 从声学上分析,轻声音节的能量较弱,是音高、音长、音色、音强综合变化的效应,但这些语音的要素在轻声音节的辨别中所起作用的大小是不同的。语音实验证明,轻声音节特性是由音高和音长这两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构成的。从音高上看,轻声音节失去原有的声调调值,变为轻声音节特有的音高形式,构成轻声调值。从音长上看,轻声音节一般短于正常重读音节的长度,甚至大大缩短,可见音长短是构成轻声特性的另一重要因素。尽管轻声音节音长短,但它的调形仍然可以分辨,并在辨别轻声时起著不可忽视的作用。 普通话轻声音节的调值有两种形式: (1)当前面一个音节的声调是阴平、阳平、去声的时候,后面一个轻声音节的调形是短促的低降调,调值为(调值下加短横线表示音长短,下同)31。例如: 阴平‧轻声 阳平‧轻声 去声‧轻声 (2) 当前面一个音节的声调是上声的时候,后面一个轻声音节的调形是短促的半高平调,调值为 44 ( 实际发音受前面上声的影响,往往开头略低于 4 度,形成一个微升调形,由于轻声音节音长短,这种细微之处不易察觉 ) 。例如: 上声‧轻声 轻声音节的音色也或多或少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韵母发生弱化,例如母音 ( 指主要母音 ) 舌位趋向中央等。声母也可能产生变化,例如不送气的清塞音、清塞擦音声母变为浊塞音、浊塞擦音声母等。 轻声音节的音色变化是不稳定的。语音训练只要求掌握已经固定下来的轻声现象 ( 字典、词典已收入的 ) 。例如:助词“的”读 de ,“了”读 le ,词缀“子”读 zi ,“钥 匙 ”读 shi ,“衣 裳 ”读 shang 。 实验语音学认为,音强在辨别轻重音方面起的作用很小。在普通话轻声音节中音强不起明显作用。轻声音节听感上轻短模糊,是心理感知作用。由于轻声音节音长短,读音时所需能量明显减少,但音强并不一定比正常重读音节弱。
参考: coop-edu/PTH/QingSheng/Qing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