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的笔顺为:撇、横、点、撇、横、点、撇、横、横、竖弯钩,共10画。
拓展资料:
笔,读作bǐ,部首是毛部,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
笔,汉语常用字,“聿”是“笔”的本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为手握由竹管和兽毛制成的软性书写工具书写,后引申指书写、书画作品、汉字的笔画、文件数量等。
笔,会意兼形声字。“聿”是“笔”(繁体)的本字,聿的甲骨文=(半个“竹”字,一小截竹管)+(又,抓持)。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笔,从竹从聿,聿亦声,表示手持末端撮兽毛的竹管在写字。持“竹”的会意字,表示笔字本义与聿有关且表音,笔与聿并物韵。
笔字始见于湖北睡虎地秦墓竹简,《说文》从其结构作“从聿从竹”。隶变时,竹或作艸,这是由于古人把竹也看作艸(《说文》训竹为“冬生艸”),故竹、艸每相通用;潦草的将竹头写作“䒑”,但皆非主流。
小篆的形体在甲骨文、金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在笔的末端多加一横笔,同时增加了“竹”头部件,以表示笔的材质。
隶书的形体结构直接来自小篆,只是将下面笔头部分平直化,从而失去了字形的象形性特征。楷书从《说文》结构作“笔”(繁体),简化字作“笔”,从竹从毛,会意字,不再是会意兼形声字。
简体最早见于北齐隽敬碑和房周陀墓志,后来被确定为正字。演化的楷书“笔”和演化的楷书“笔”,皆未成为正体。笔的本义是书具。
《庄子·田子方》:“舐笔和墨,在外者半。”《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引申指书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