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家是孟子。
孟子“民贵君轻”是他仁政学说的重要组成,其意在于指出民是国家的基础,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民贵”才能有“君贵”,君主必须重视子民,爱护子民,才能稳固政权。这一思想是对夏禹“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思想、孔子“民为本”思想的继承,也是对荀子“民水君舟”思想的铺垫。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