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地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哪一种新型实践教学方式能替代通过地质填图来对学生进行全面训练的功能。让学生从半独立到独立进行地质填图仍然是延续多年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地质填图阶段既是对前期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进一步综合性的全面训练,进展的程度和效果将直接影响整个实践的教学质量。
1.地质填图的基本含义
地质图是各种地质体在地表出露界线的水平投影图。地质图以线段、文字、符号、代号和花纹图例表示测区地质体的性质、形态、空间位置和相对新老关系。它最终能反映地质工作者对测区地质构造特征、地质演化历史的统一认识。把各种地质体表示在地形图上的过程叫地质填图或地质制图。
目前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地质图,即组图和系图。组图以岩石地层单位的组为制图单位(如张夏组、下石盒子组等)。它是地层组合、岩石组合及其空间分布和几何关系的直接反映,是构造演化和地质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组图能促进地球物理资料、地球化学资料、遥感地质资料与地质研究的结合,组图适用于大比例尺的地质填图。组图可作为岩性分布使用,服务领域更广泛。系图是以生物演化相对顺序建立的年代地层单位“系”为基础填制的。系图适用于小比例尺大区域地质调查,能满足更大范围内地质构造理论的分析与研究使用。
组图能直接反映客观的实际地质体,可在野外进行实测,其界线相对较稳定,也可以直接利用遥感地质资料填图。而系图是利用古生物表示地质年代的,其资料来源系经室内分析鉴定推论而来。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个人认识差异的限制,地质年代界线常有较大的变动,难以统一。系图不适合野外直接填图,特别是在无直接或间接标志的位置寻找年代地层界线可能造成无功而返的状况。由此可见,组图是最适合区域地质调查的基本图件,可在组图的基础上编制不同年代的系图。
2.地质填图阶段划分
嵩山地区地质填图实习按4周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开展野外教学活动:
1)测区踏勘时间1~2天(各校自定)。
2)路线设计和工作计划及室内讲授实测地质剖面的方法1天。
3)野外实测地质剖面1天。
4)室内整理实测地质剖面4天。
5)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地质填图)教学阶段15天。其中,半独立填图时间11天,独立填图时间4天。
6)资料收集和专题研究2天。
7)地质图件整理及地质报告编写6天。
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教学时间的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3.本阶段的教学方式
1)教学方式与地质认识实习有所区别,指导教师和学生角色变换,教师应以指导和辅导为主、讲授为辅,提倡在师生之间积极开展讨论地质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研究互动功能。
2)以教学实习小组为单位开展野外教学活动。
3)该阶段前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后期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全组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其中地质路线的布置、地质观察点的确定、地质界线的勾绘可由全组成员讨论尽可能达到统一,不同观点者可保留意见。在完成填图任务的同时,每个学生应该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记录、地质界线的勾绘及地质信息的采集等做到能独立地进行操作,防止为赶进度而分工造成每位学生只会做单一方面的操作。对地质问题的讨论提倡思维活跃、各抒己见,但是,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在工作中培养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风。独立填图阶段出现的难点、疑点问题,指导教师或实习队技术负责要亲临现场加以解决。
4)指导教师在地质填图阶段一定要掌握好野外实习进程,严格把好实践教学质量关。在实施填图路线时要由亲自指导逐渐过渡到学生独立完成野外作业,后期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求师生共同商讨解决,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普遍性的地质问题必要时可在室内进行讲授和辅导,指导教师在整个填图过程中必须坚持每天收队回来时都要逐一检查各填图小组的野外手图和野外记录本;对利用新技术手段的填图小组,则要检查地质数据存储情况、地质信息的收集情况、遥感地质的利用情况等,对学生实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及时解决,对填图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质量问题及时返工。全队、全班和各实习小组要及时总结经验进行交流,最终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填图阶段结束后指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成绩评定,还可在全队进行野外记录本、野外手图的展评。
4.地质填图区地质现象
根据地层出露齐全、构造相对简单的原则,目前,我们精选了嵩山南部区(箕山—伏牛山区)作为实习填图区,图幅面积12km2,东至大竹园村,西至惠庄村,南至祖神庙,北至王堂水库。区内分布的地层有太古宇登封岩群、古元古界嵩山群、中元古界五佛山群、新元古界震旦系和古生界全部地层;侵入体主要是石秤花岗岩体和箕山花岗岩体;褶皱、断裂、节理均发育,以断裂构造为主,填图区内F1,F2,F3断层更为典型;地层接触关系有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和整合接触;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有侵入、沉积和断层接触,三者均清晰可见;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出露齐全,沉积岩层里动植物化石繁多;填图区内有铁矿、铝土矿、煤矿、重晶石矿、建筑材料花岗岩和石灰岩等矿产。另外王堂水库作为排污场所导致的环境地质,水库渗漏涉及的工程地质、山体滑坡,煤炭采空区的沉降产生新的断裂构造等,均为重要的地质调查问题。
5.地质填图要求
在该区进行1:5万地质填图方法训练,实践教学方法是8km2用常规地质调查方法训练,4km2用GPS、便携机、数码相机和便携式测试分析仪进行地质数据、信息采集和处理。了解测区内的地层相对新老关系、接触关系及岩体的各种接触关系;了解褶皱构造的成因类型及形成年代;了解测区断裂构造成因类型、空间展布、存在标志、性质(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相对活动时间及新构造运动对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影响等。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水文及工程地质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还应对王堂水库周边系统采取土样、水样并利用便携式测试分析仪进行化验,了解工业、煤炭企业、水泥制造、废水净化程度以及排泄和渗漏后是否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并作出相应评价,给当地政府治理环境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6.个人收集资料阶段
资料收集是否全面是对整个野外实践教学成果的大检查,收集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测区的基础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旅游地质、农业地质等资料。除此之外还要收集测区的自然经济地理、交通概况、测区的地层特征、岩石类型、矿产分布、构造特征以及地质发展史等。
7.地质报告编写阶段
此阶段是野外实践教学成果的总结性环节,可检验学生对野外实习采集的各种地质数据、地质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处理的能力,其中包括各种野外记录、标本整理、样品鉴定化验、编制和清绘各种地质图件(实测剖面图、实际材料图、地层综合柱状图、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等)等内容,通过对图件整饰、清绘的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此阶段开始时,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讲明资料整理的目的、要求,各种地质图件的编制方法和格式,地质报告编写的内容、要求及注意事项。为了进行全面训练和总结,根据大纲要求,按规范格式编写地质报告,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主要附图和插图的清绘任务。学生在文、图初稿完成后,经指导教师审阅后方可进行清绘和誊抄工作。文字部分有抄袭和图件有明显错误的需重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初稿只进行原则性辅导,不能替代学生进行修改。地质报告的编写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是对学生地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真实反映,是评定学生成绩的主要依据。
在完成了野外实践教学(地质认识实习、地质填图实习、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地质报告编写等)后,全实习队要进行一次质量大检查,图件、报告进行展评。
8.地质填图阶段应完成的任务
1)1:5000长度为1900m的实测地质剖面图1张。
2)1:25000的实际材料图1幅。
3)绘制实习区1:10000综合地层柱状图。
4)12km2的1:25000地形地质图1幅。
5)编写15000字的区域地质调查实习报告。
9.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
开展好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一是对有研究能力的学生可做野外专题研究,如测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农业地质、灾害地质(包括煤炭采空区治理、铝土矿露天采空区治理等)、水文及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等方面;二是利用好基地教学设施对前期收集的资料、采集的岩矿标本、动植物化石、典型构造标本进行整理和开发,为后期的地质报告编写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发挥嵩山世界地质博物馆的馆藏功能(影像、照片、图片、前人研究专著资料、矿物标本、岩石标本、古生物标本、矿产标本、构造标本、“五代同堂”地层剖面等)。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对实习未能达到大纲要求的学生,只能利用此时间进行补课。
搞好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野外地质学习的兴趣,及其对地球科学研究的意识和创新能力,指导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题并给予指导。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时间以及地质知识掌握的程度选题,千万不能贪大求全。此项工作可安排在后期开展,时间不够者可延续到校内进行;研究成果可写入地质实习报告,也可以做专项研究单独成文。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在该阶段实习队可组织一些不同形式的小型学术研讨会,进行交流,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取得的成果,指导教师在评定成绩时可视为学生创新能力另计。
10.地质填图阶段的成绩评定
地质填图阶段的成绩评定要具有综合性、全面性,主要评定学习情况、工作态度、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野外资料的收集情况及地质报告的编写质量等。指导教师应根据平时掌握的每个同学的实际情况,最终评定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等级。第二课堂成绩由指导教师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