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景物记的作品赏析-生活百科-满米百科
> 生活百科 > 列表
天山景物记的作品赏析
时间:2024-12-23 21:22:33
答案

《天山景物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状物的散文。作者碧野曾于20世纪50年代在新疆生活过一段时间,“心中充满了对祖国西北边疆的甜蜜、沉醉之情”,正因为如此,情支于中,有话语要倾吐,所以“一动笔,像骏马奔驰,再也勒不住。于是,一口气就写成了《天山景物记》”。这大概就是“情动而辞发”吧。这是作家写作的过程。而欣赏这篇作品的过程则与作家写作的过程正相反,是“披文以入情”,从阅读语言文字入手,看看作者描写了天山的哪些景物,又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在描写中又注入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的笔触深入到天山景物的各个方面:巨大的雪峰,冲激的溪流,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高过马头的五彩缤纷的野花,迷人的夏季牧场,夜间混入牧群、黎明又分群而去的野马,又大又肥厚、鲜嫩无比的蘑菇,被发青的酥油草养得胖墩墩、圆滚滚的旱獭,在青凛凛的寒光中挺立的玉琢似的雪莲,明净如镜、水清见底的天然湖,果树夹岸的野果子沟。这些景物荟萃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天山景物的壮丽画卷。表面上看来,作者采用的材料像是信手拈来似的,实际上却是经过作者艺术的加工和提炼,但又没有丝毫露出人工斧削的痕迹。这正是作者艺术手腕高明之处。

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又是十分逼真的。他非常熟悉它们,了解它们,把握住了它们的特点,因而写景富有地方色彩,状物惟妙惟肖。

《天山景物记》写景特点与众不同,从逻辑思维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逻辑思维组合景象。从结构全文11种景物的分类即可见组材的匠心;每一部分内容的叙写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如即使最后“天然湖与果子沟”孤零零的两种景物,也以湖水飞瀑形成的溪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形象思维描绘景象。恰当的比喻使写景富于形象性、可感性,如雪水——银练、浪花——白莲、鬣鬃——缎幅,雪峰——珠冠、山峦——雀屏、塔松——巨伞,雨洗草原——巨大蓝宝石、绿谷中蒙古包——水洗玉石、感觉柔嫩山色与柔和山形——似触摸到凝脂。而偶句与散句结合使写景生动,且具有一种抑扬顿错的韵律美,如“春天繁华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山峦爽朗,湖水清静,日里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即使白描也颇具情彩,如对旱獭的勾勒:“胖墩墩,圆滚滚”,“肚子拖着地面,短短的四条腿行走迟缓”,这是十分令人喜爱的形象。尽管形象思维能使写景着染色彩、生动可感,但它与逻辑思维一样,也是写景文普遍应用的,算不得奇特。

3.辩证思维运用于写景是此文的显著特点。戈壁、雪峰、白云、太阳、峭壁断崖、冲激溪流,给人一种粗犷巨大的崇高美;柔嫩的山色,柔和的山形,缓慢的溪流,华丽耀眼绚烂的野花,给人一种春光无限的优美。两种美互相联系、互相映照,美到读者心里。

辨证思维的运用首先表现在以静衬动、以物衬人,具体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虽是写马写人,但从马的矫健、人的精神,读者看到的是花海的奇美无比。再如,“牧群在雨云中出没,加浓了云意,很难分辨出哪是云头哪是牧群。”牧群加浓云意,难辨“云头”和“牧群”,由于思维的辨证,却使读者“辨”出了诗般的意境。“眼看着这许许多多雪白的蘑菇隐藏在碧绿的草丛中,谁都会动心。一只手忙不过来,你自然会用双手去采;身上的口袋装不完,你自然会添上你的帽子甚至马靴去装”,这里写人实是写蘑菇的鲜嫩诱人。还有“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声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等等,可以说文中的景物描写沁透了思维之美。

辨证思维的运用还表现在:绘画式的背景烘托。王维的诗中有画,碧野的文中也有画。画家绘画擅用背景,碧野写景更精于此道,此文就是代表作,其思维方式属辩证思维。譬如,写雪峰,是“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写云影像暗花,是“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写鱼儿跳跃是在“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写鱼群闪闪的鳞光是“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映着雪水清流”,且是在“寂寞的天山”。写野花五彩缤纷,是“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写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是“在那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以下”。背景既是主体景的“舞台”,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景”。背景是叶,主体景是花,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为背景、互相映照,形成一个多维的综合体。

再如,写奇丽的千里牧场,是“在雪的群峰的围绕中”;写蒙古包,是“在太阳下”“闪烁着白光”。写黄牛、花牛、白羊、红羊,是“被碧绿的草原衬托得十分清楚”,“在太阳下就像绣在绿色缎面上的彩色图案”;写牧女们骑马的健美身姿,是“映衬在蓝天、雪山和绿草之间”;落日映红雪峰,红光又为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镀上一色的玫瑰红”;写牧群在夜的草原上游荡,是“在月光下或者在繁星下”“朦胧地看见”。写野马的长鬣鬃,是“在日出的草原上”,“一直披垂到膝下,闪着美丽的光泽”。写雪莲,是“在那天山雪线以上”,“在清凛凛的寒光中”,“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不是孤立地写景,而是联系地写景,把一景作为另一景的背景,或互为背景,使写景有一种立体的多维的审美效应,有一种奇特的绘画效果,跃跃然如立纸上,蔚似雕画”.这是碧野散文为读者留下的珍贵启示。

4.意识流思维摆脱呆板。写景文章往往特重视观察点,或移步换景,或定景换点,这常是造成呆板的原因。因为观察点就是人的眼睛,眼睛靠双腿移动,这自然是很有限的、也是很不灵活的。在此文的写景中,作者对观察点的处理采用了意识流思维方法,随心所欲地运用肉眼和心灵之眼,避免了老套和呆板。乍看好像此文的观察点也是“固定”的:作者“陪你进天山”,且是“骑马上天山”,还有一系列的“直告”:“你坐在马鞍上就……”“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这个时候你只要立马了望”,这确是明告读者观察点何在,视点投射何景;但作者并没受开头的承诺及文中的直告的禁锢,而是随时随意飞翔他的观察点,随时随意纵放他的心灵之眼,有时在马上、地上、近处,有时则在山上、空中、远处。如“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是在高空俯视;“牧群在雨云中出没,加浓了云意,很难分辨出哪是云头哪是牧群。而当阵雨过后,雨洗后的草原更加清新碧绿,像块巨大的蓝宝石”,是跳在远处高山或空中俯瞰;而“那缀满草尖上的露珠,却又像数不清的金刚钻”,则又回到近处地上。当黄昏落日映红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是远观仰视;雪峰红光映射到辽阔的牧场上,形成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镀上“一色的玫瑰红”,是在山巅或高空俯瞰;当落日沉没,红光消退,暮霭笼罩草原,“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的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则是在马上远观平视。

总之,由于意识流思维和辨证思维方法的运用,作者突破了移步换景和定景换点的局限,或马上或山上或天上,或仰视或俯视或平视,或近看或远观,或目视或心视,随意变幻;写景也摆脱了单一呆板的弊端,景象多姿,景趣横生。正像毛泽东主席的诗“青山着意化为桥”,作者对“意识流思维方法”的“着意”运用,使读者通过这个“桥”,看到了精彩纷呈的天山“特”景。

推荐
© 2024 满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