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少年时期:心地纯真,对封建教育抱有反感,将“免念诗书”视为乐事,因此对农村生活充满向往。
2、作者母亲:表面上看似势利,喜欢追随权势,但内心深处善良,关心子女,对他人体贴入微。
3、作者的外祖母:举止有礼,知识渊博,本分而简朴,对小孩子充满喜爱。
4、双喜:心思细腻,聪明伶俐,亲切体贴,关心周围的人。
5、阿发:性格淳朴,善良,充满生活情趣。
6、桂生:性格淳朴,言行谨慎,简单直率。
7、六一公公明孝简公:性格淳朴,老实厚道,慷慨大方。
8、八公公:细心周到,生活简朴有序。
《社戏》是鲁迅于192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同年12月发表于《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录于小说集《呐喊》中。这篇小说以鲁迅的少年生活为背景,通过第一人称叙述了“我”在20年中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在辛亥革命后的北京观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期在浙江绍兴乡村观看社戏。鲁迅在小说中深情地描绘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展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表达了他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尤其是对农家朋友真挚情谊的眷恋。
在表现手法上,《社戏》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小说开头描述了“我”在北京看京戏的经历,那里的拥挤的长凳、冷漠的观众和刺耳的噪音让“我”感到极不适宜,决心与之告别。然而,在偏远的乡村与农民孩子们一起观看社戏时,悠扬的笛声和迷蒙的月夜戏台让“我”如入仙境,这段经历让“我”始终难以忘怀。因此,小说中的城市与乡村、京戏与社戏、不同的人物与环境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