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直译为“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在佛学中象征着一种牺牲自我、服务众生的精神。它源自佛教的大乘理念,体现了佛祖释迦摩尼积极救度众生,从世间苦厄中解脱的勇气。例如,“十八罗汉”虽已成正果,但仍留在世间,为了众生的福祉而存在。
在近代中国,面对社会危机,佛教徒和士大夫文人意识到逃避不是出路。他们需要发扬佛教的大无畏精神,如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时选择牺牲,以唤起民众的觉醒。章太炎和梁启超强调,这种精神源于坚定的信仰,是积极的意志磨练和激励。在佛学修行中,它鼓励人们去除私欲,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视挑战为成长的机遇。
杨度等人提倡“新佛教论”,主张超越生死,去除自我执着,这种精神在革命中表现为彻底的无私和革命决心。他们认为,只有所有人勇于牺牲,社会才能彻底变革。佛教的慈悲观在中国文化中深植人心,强调利他和众生平等,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人脱离苦海。
在国民革命时期,佛教徒投身其中,湖南佛教协会以“大慈大悲救人救世”为口号,甚至僧人也积极参与。这体现了佛教慈悲精神的实践,即“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舍己救世精神。
尽管佛教慈悲在中国民间有时被误解为求取个人善报,但其核心在于无私的奉献和众生的福祉。佛家视救度众生为大愿力,即使面临苦难,也愿意化身其中,以慈悲之心教导和帮助。儒家的人文精神与此呼应,强调救民于水火和献身救世,这种精神在历史上激励了许多仁人志士为民族进步付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