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康的来由:
"小康"一词是古老的词汇,是炎黄子孙长期的憧憬,古代共有三种解释:
1、小康是生活比较安定的意思。
2、儒家把比"大同"思想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为小康。
3、指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二、小康的国际标准:
联合国粮农组织依据恩格尔系数有一个划分贫富的标准,即恩格尔系数在60%
以上者为绝对贫困,50%-60%
为勉强度日,40%-50%
为小康水平,30%-40%
为富裕,30%
以下为最富裕。
三、我国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提供,我国1997年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构成为:食品46%
,居住9%,衣着12%
,交通通信6%,医疗保健4%,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1%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8%,其它4%(见1998年3
月9
日《人民日报》)。这表明,我们城镇居民的生活已达到小康水平。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
十六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
具体内容就是实现六个“更加”: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