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从豪,1920年10月10日诞生于江西省临川县,1998年1月17日在济南辞世,生前曾担任过山东大学校长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的委员。他是一位杰出的化学家,专长于量子化学与分子反应动力学,尤其在配位场理论方法和电子相关理论研究上贡献卓越,被中外化学界高度评价。
邓从豪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贫穷的环境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秉持父亲的优良品格,以“奋发向上”和“为人类做贡献”为座右铭。他在南昌一中表现出色,1935年以优异成绩入学,成为当时崇岗乡唯一的中学生。大学期间,他深受《牛顿传》和《居里夫人传》启发,立下攀登科学高峰的决心。1941年,他步行千里至厦门大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开始了在厦大的学术生涯。
在厦大期间,邓从豪不仅完成化学系课程,还选修了大量数理系课程。他的两位物理化学老师傅鹰和蔡启瑞对他的影响深远,他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这为他后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5年毕业后,他在集美中学任教,后回到母校南昌一中,再到南昌中正大学,期间因参与爱国运动被解聘,促使他转向山东大学任教,从此在那里奉献了近半个世纪。
邓从豪教授作为教育家,以其严谨的学风和深厚的教学魅力影响了一代人。他开设的20余门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深受学生喜爱。他的讲课深入浅出,注重逻辑,强调科研成果的分享,即使在病痛中也坚持教学。他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在理论化学研究室中传承下来,成就了一支活跃且成果丰富的研究团队。
邓从豪的研究成果丰硕,从50年代开始在量子化学领域耕耘,他的“配位场理论研究”获得了国际认可,1982年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的研究不仅限于化学,物理学和光学领域也深有造诣,他的科研成果为多个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的成就包括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以及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从豪的一生,既是科学探索的旅程,也是教育事业的奉献。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教育者的使命,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他的影响超越了学术界,成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他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扩展资料
邓从豪,理论化学家和教育家,长期从事量子化学和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在配位场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分子反应动力学理论和电子相关理论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高级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