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起源,源自古代谷物成熟之象,甲骨文已有记载。原意指丰收之年,五谷成熟,收成良好。古书将五谷成熟之年称为“有年”,大丰收之年称为“大有年”。周代正式以“年”命名岁,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刘彻时制定太初历,正式确定每年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农历元旦还有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新正、新春、新年等名称,均指一年之始的第一天。民国成立后,正式采用阳历,将每年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元旦则改称春节。
关于“年”的起源,流传着有趣的传说故事。传说中有一种凶恶的怪兽,头如狮子,身如壮牛,冬季食物稀少时便出山侵扰村庄,伤害人畜。人们发现“年”害怕三样东西:鲜红的颜色、明亮的火光、巨大的声响。于是人们在冬季准备年节,家家户户在门上挂上红色木板,门口烧起旺旺的火堆,夜里敲敲打打,发出巨大声响。当“年”窜到村口,见到红色、光亮、巨响,十分害怕,掉头躲进山里,不再出来危害村民和牲畜。第二天,全村人聚在一起庆祝胜利,形成了“过年”的习俗。
过年的食俗在旧式的农业社会中尤为重要。腊月初八之后,家庭主妇们便开始张罗过年食品。腌腊味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包括腊肠、腊肉、腊鸭、腊鱼、风鸡、风肝等。腊味蒸熟切片,拌蒜苗、辣椒,或炒青菜,是年节简便可口的佳肴。年糕谐音“年高”,几乎家家必备,象征新年发财。北方则有包饺子的习俗,除夕夜的饺子有特殊意义,以天干地支计时,亥时一过便交子时,新年开始。饺子形似元宝,寓意“招财进宝”。饺子以面粉为皮,馅料多样,传统以猪、牛、羊肉搭配大白菜、芹菜、韭菜等蔬菜,新式则不拘山珍海味。饺子吃法多样,清水煮熟,沾醋、蒜末、香油的酱油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
除了腊味、年糕和饺子,家庭主妇们还会精心烹制年夜饭,讲究精致、丰盛和好的口彩。北京的年饭以黄、白两色米煮成“金银米”,上面插有松柏枝,装饰有金钱、枣、栗、龙眼等。江南的“安乐菜”以风干茄蒂、混合果蔬煮成,吃年夜饭时先挟一口。鱼谐音“余”,是年菜中必不可少的,不产鱼的北方也会摆一条木刻的鱼,象征“年年有余”。这些传统食俗,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过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