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厝火积薪」的解释为「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巨大危险。《民国通俗演义》中提及「乃事过境迁,恬嬉如故,厝火积薪之下,而寝处其上,酣歌恒舞,民怨沸腾,卒至鱼烂土崩,不可收拾」,生动描绘了危险隐匿的场景。
「厝火积薪」一词,常被用于描述隐藏着重大危机的状况,常带有贬义。其结构为偏正式,产生于古代,成语正音需注意「积」不能读作「jí」,而「厝」不能写作「措」。成语谜面为「焚」,增添趣味性。
「厝火积薪」的常用程度较高,意味着在各种情境下,此成语都能恰当地表达隐藏的危险,提醒人们警惕。在应用时,可作为定语,带有明显的贬义,强调潜在的祸患。
「厝火积薪」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承载着警示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看似平静的局面时,不可忽视潜在的危机,警惕「火」与「薪」的危险结合。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被广泛引用,警示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警觉,避免陷入不可收拾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