铉的读法是xuàn。
1、释义
中国古代举鼎器具,状如钩,铜制,用以提鼎两耳,古代鼎被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所以把铉比喻三公等重臣。又通弦,弓弦,或琴弦,乐器上发声的线。
2、古籍解释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戸畎切,音泫。《说文》举鼎也。《易·鼎卦》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疏》铉,所以贯鼎而举之也。
又《士丧礼》右人抽扃。《士虞礼》左人抽扃。《注》扃,卽铉字。
2、笔顺
撇、横、横、横、竖提、点、横、撇折、撇折、点。
3、组词
宝铉:喻三公。
槐铉:是指槐鼎。
玉铉:玉制的举鼎之具。状如钩,用以提鼎之两耳。喻处于高位的大臣。
台铉:犹台鼎。鼎三足,有三公之象,故以喻宰辅重臣。
铉台:三公之职。
铉的造句:
1、南唐灭亡后,徐铉随李煜入观宋太祖,命为率更令。
2、周惟简再次入奏,徐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也,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
3、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叹息:“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
4、开宝七年,宋太祖赵匡胤令大将曹彬伐南唐,徐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谋求和平。
5、相传徐铉文思敏捷,凡有撰作,常不喜预作,有想请他写文章的人,临事来请,他执笔立
就。
6、实事上,南唐使臣李从善和徐铉此时心中就是一阵鄙视,在他们看来,这样极为不合礼数,更是对他们极大的不尊重。
7、伴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多,徐铉入宋前后的诗风发生变化,由南唐时的清婉淡雅、平易流畅转变为入宋后的凄楚宛折,工巧精致。
8、自陶谷和徐铉往下这些监考考官,除了少部分例外,基本上都是上一科或是再前两科,排在前十名的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