捭阖的拼音是bǎi hé。
犹开合。本为 战国 时纵横家分化、拉拢的游说之术。后亦泛指分化、拉拢。
《鬼谷子·捭阖》:“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物纵横……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
《旧唐书·张濬传》:“学 鬼谷 纵横之术,欲以捭阖取贵仕。”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五:“(刘枢密 昌言 )捷给诙诡,善揣摩捭阖以迎主意。”
明 李东阳 《合纵连衡论》:“捭阖张弛,惟其所命,其为变也不已极乎!”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六九:“美人捭阖计频仍,我佩《阴符》亦可凭。”
捭阖的成语故事
在嵩山南麓,洧水和颖水的上游,有一处纵深的山谷,这里道路崎岖蜿蜒,古木参天,密林中时时传出野兽的叫声。一天,山道上走来一个书生,他向一个正在山崖旁砍柴的人打听鬼谷子的下落。
那砍柴的正好是鬼谷子先生的大弟子、来自郑国雍丘的张仪,书生则是家住洛阳郊区伊阙的苏秦。当时列国纷争,诸侯各霸一方,正值用人之际,张仪、苏秦心怀大志,都希望在政治舞台上一显身手,有所作为。
隐居嵩山身处鬼谷的王诩,起先是周天子的侍臣,后来诸侯势力扩大,他就离开洛阳,避居鬼谷,虽然王诩无心于名利,但因为他志高虑深,博学多才,所以即使离群索居,还是有好些如同张仪、苏秦那样想有所作为的青年人,不远千里来投奔他门下学艺。世人不知其名,都称他为鬼谷先生。
苏秦来到鬼谷,行弟子之礼之后,就跟其他门人一道聆听鬼谷子讲学。鬼谷先生独坐讲席,用深沉的语调缓缓宣讲。
日后苏秦挟“捭阖纵横”之术,游说六国,合纵抗秦,令强秦不敢西出函谷关达15年之久。张仪继苏秦之后,挟“连横”之术,为秦国瓦解了六国同盟,各个击破,终于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