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的教学设计-百科-满米百科
> 百科 > 列表
幼儿园小班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12-23 15:07:52
答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的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班的教学设计 篇1

  说课内容

  一、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年龄普遍在3—4岁左右,思维呈现出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由于小手肌肉组织发育还不够完善,因此,活动性较弱,小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罐宝宝。利用幼儿对周围的声音感到新鲜好玩的现象,设计此活动,发展幼儿的听觉、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二、说教材

 1.本活动的目标是启蒙教育,主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活动过程有趣、形象,利用拟人的方法,抓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参与和操作的积极性。

 3.分组活动、综合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而难易适中、动静交替促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在上自信心的发展,获得成就感。

  三、说教法

 1.操作法:为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我采用了操作法,在适当的要求下,发展幼儿动手能力与观察力,体会探究的乐趣。

 2.游戏法:“游戏”是低龄幼儿活动的最佳方法,教师在游戏中辅以形象生动的教具、有趣活泼的语言,会使幼儿兴致勃勃,从而寓教寓乐。

 活动准备:前期知识经验的准备──幼儿会听一些独特的声音。教具游戏的准备──沙子、小石子、小铁片、黄豆、卡通空八宝粥罐若干;舞曲音乐。幼儿活动准备──按人数将幼儿分成3—4组。

  四、说学法

 1.通过可爱、丰富的可操作材料,让幼儿大胆放手操作,以此体会操作的快乐。

 2.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让幼儿去探索,从而发展幼儿的听觉力、注意力、观察力。

  五、说教学程序

 首先,通过认识新朋友──漂亮可爱的罐宝宝,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其次,通过操作活动“喂宝宝”尝试自己制作响罐,幼教之友《小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罐宝宝》。这样的设计,幼儿没有心理压力和负担,使每位幼儿都有了动手机会和表现,在猜想活动中,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去猜测、去思考,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最后,在户外活动中,深化主题,愉快的结束活动,使幼儿意犹未尽的渴望再次的活动。

  活动内容

  活动目的: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使幼儿对声音产生探究的欲望。

 2.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发展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对科学活动的喜爱。

 活动重点: 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难点:将相同声音的响罐配对。

  活动准备:

 1.装饰成各种卡通娃娃的空八宝粥罐子、盘装沙子、黄豆、小石子、小铁片等若干。

 2.按人数将幼儿分成3—4组。

 3.录音机、舞曲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直观教具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出示罐宝宝──介绍给幼儿的新朋友。

 2.出示并认识罐宝宝的“食物”──沙子、黄豆、小石子、小铁片。

  二、基本部分:操作活动引发幼儿探究。

 1.喂一喂──指导幼儿随意给每个罐宝宝喂一样食物并提醒幼儿盖严盖子。

 2.跳一跳──引导幼儿上下左右摇一摇罐宝宝,让他们自由地跳起来。

 3.找一找──启发幼儿相互猜测罐宝宝吃的是什么,并将相同声音的罐宝宝配对成舞伴,在舞曲中快乐地舞蹈。(幼儿亦可共同跳舞)

  三、结束部分:帮罐宝宝到户外去找更多的食物,找更多的朋友。

 延伸活动:将幼儿制作的罐宝宝摆放到“科学操作区”,让幼儿自由摆弄、玩耍。

  四、活动后的反思:

 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体会了探究的过程和快乐。在活动中,孩子在制作的同时,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注意力、听觉。他们特别喜欢玩游戏,因为在游戏中可以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没有丝毫的压力。对于个别能力弱的孩子,我采用集体与个别辅导的形式,并在日常生活中给他们提供机会,让能力弱的孩子不会为此而产生畏惧的心理;对于幼儿的新观点新发现,我总是鼓励和尊重幼儿的观点,并共同分享。如:有的幼儿认为罐宝宝吃饱了可以喝水,我肯定了幼儿的想法,并引导幼儿听一听罐宝宝肚里的水声,拓展了幼儿的视野与经验。

 这次活动的不足是:师幼互动少了一些,在活动中可以在游戏中穿插一些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这样效果会更好。

幼儿园小班的教学设计 篇2

  一、活动前思考

 1、教材分析

 《小鸭找朋友》这一讲述活动内容简单、情节单一,特别是小鸭与朋友间的对话简单重复,适合小班幼儿的语言特点。故事讲述了小鸭自己玩觉得很难受,于是一次又一次邀请朋友(小兔、小鸟、小乌龟)一起玩,在小鸭与朋友的对话中,让幼儿明白了小鸭要找的朋友是会游泳的小动物,同时又富有教育意义:只有和朋友一起玩,才是最开心的事。所以我将它定位为小班的讲述活动。

 2、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幼儿完整讲述出图片的主要内容。

 难点:丰富相应的动词:跳、飞、爬、游。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语言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丰富相应的动词:跳、飞、爬、游。

 2、指导幼儿充分运用动觉、听觉和视觉,完整地感知理解、并讲述出图片的主要内容。

 3、培养幼儿安静地听别人讲述的习惯,并鼓励他们在集体面前大声地表述。

  (二)活动准备

 1、背景图。

 2、小鸭、小兔、小鸟、小乌龟、猫、鸡、青蛙图片各一。

  (三)活动过程

 1、观察理解讲述对象。

 *出示背景图,不断出示小兔、小鸟、小乌龟,并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中的主要内容。

 *“嘎嘎嘎”谁来了?小鸭来到了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只有自己玩,它心里怎样啊?

 评析:教师能抓住图片的三要素(人物、地点、事件)进行提问,为幼儿进行完整地讲述奠定了基础。在进行情感引导时,教师要注意加强语境的创设,特别是对于小班幼儿。

 2、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逐一出示小动物图片,看看,谁来了?小兔(小鸟、小乌龟)是怎样来的?(幼儿用动作表示动词)小鸭看见小兔(小鸟、小乌龟)来了,会说什么?它们是怎么说的?

 评析: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还比较贫乏,当问到“小鸭是怎么说的?”他们想到的就是“小兔,你好!”之类的礼貌用语。这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小鸭想找小兔玩,会怎么说呢?”从而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启发幼儿积极参与讲述。

 3、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逐一出示小动物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边回答边集体讲述图片内容。

 *告诉幼儿故事的名字《小鸭找朋友》,幼儿边看图边连贯、完整地讲述图片的内容。

 *请几名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讲述。老师以鼓励的口吻和插话的方式帮助其完整、大胆的表述。

 评析:在这一环节,教师采用了“平行提问”的方法,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完整地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能力强的幼儿,已经能独立地完整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

 4、引导幼儿迁移讲述经验。

 *老师还会讲一个不一样的《小鸭找朋友》的故事呢,引导幼儿把“小鸭找小兔、小鸟、小乌龟”的讲述经验迁移到新的经验上面来完整、连续的讲述。

 评析:能根据小动物的特征,置换成小猫、小鸡、小青蛙的动物图片。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都能迁移经验进行讲述。

  三、活动后反思

 整个活动环节清晰,能根据讲述活动的基本步骤进行设计。我在设计图片时,设计了背景图和可以活动的小动物图片,既可灵活操作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虽然幼儿基本都达到了目标,但活动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果我在活动中设计一些游戏的.情景,就更能激发幼儿参与讲述的兴趣;我也运用了难点前置的方法,但幼儿“动”的还不够,使幼儿的兴趣不是很高;在活动中,我还应进一步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给能力中下等的幼儿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也有让我感到疑惑的地方:那就是讲述活动与故事教学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希望通过以后的探索和学习,能有所收获。

  附讲述内容:

 一天,小鸭到池塘边去游泳。只有自己玩,多难受。这时,一只小兔跳来了,小鸭说:“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兔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的朋友吧!”一只小鸟飞来了,小鸭说:“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鸟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的朋友吧!”一只小乌龟爬来了,小鸭说:“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吗?”小乌龟说:“好啊!我和你一起玩!”它们一起高兴地游了起来。

幼儿园小班的教学设计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2、通过看看、说说、玩玩,了解小兔巧妙利用四季色彩的变化保护自己,战胜红狐狸的办法。

 3、能积极参加讲述活动,初步体验与同伴共同讲述、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故事内容相应颜色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字卡;与季节相对应的衣服图标。与书中一只小兔的衣服同样大小的红衣服卡片一张。

 2、红狐狸头饰一个,兔子头饰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3、《三只兔子》的故事图片;实物投影仪;《小兔捉迷藏》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导入课题。

 1、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森林里的客人。(放大图一中的红狐狸)你认识它吗?

 2、师:对,它就是红狐狸。仔细看一看,红狐狸在干什么?它的表情又是怎样的呢?

 3、师:猜猜看,红狐狸看见了谁?它会怎么说呢?

 4、师:它到底看到了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讲一讲。(放大图一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讲述图一内容,用等待、暗示的方法提醒幼儿讲述对话部分:“我要把你们全都吃掉。”)

  二、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讨论、交流。

 1、师:狡猾的狐狸想要吃掉小兔,可怎么办呐?请你们赶快帮它们想个办法。

 2、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倾听。

 3、请个别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4、师:这三只小兔会想什么办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三只小兔》。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并用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放大画面,并有感情地完整讲述故事。

 2、师:小兔用了什么办法,使红狐狸没有发现它们的?

 3、师:①(放大图二)春天的时候,小兔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②它们为什么要穿上绿衣服?

 ③如果有一只小兔穿上红衣服,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为其中一只小兔贴上红衣服,使幼儿在视觉上有一个颜色对比。)

 ④(出示字卡“春天”)老师这里有一个字宝宝,它是什么字呢?(幼儿集体认读。)

 ⑤有谁愿意来把春天里的故事讲一讲?(请2-3位幼儿讲一讲后再集体看图讲述。)

 4、师:①(出示图三)现在山坡上、树上和春天有什么不一样了呢?

 ②这会是什么季节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夏天”字卡。)

 ③小兔这次又会穿上什么衣服呢?老师这里还有三件衣服,谁来帮它们找一找?(请一幼儿上前找出夏天穿的衣服。)

 ④为什么要为它们穿上花衣服呢?

 ⑤请男女幼儿分别讲述夏天的故事。

 5、师:(同时出示“秋天”和“冬天”的字卡)我这里还有两个字宝宝,谁会是秋天,谁又会是冬天呢?(请一幼儿指认)

 6、师:(放大图四)请你们看看,我这又是什么季节呢?你会讲一讲这幅图吗?(请一幼儿讲述后再请小组幼儿讲一讲。)

 7、师:(放大图五)我知道,你们肯定也会讲这幅图上的故事了,对吗?让我们一起来讲一讲吧!(幼儿集体讲述。)

  四、再次边看图边完整讲述故事。

 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一遍,让老师听一听,谁的声音最响亮?

 2、师:你喜欢这三只小兔吗?为什么?

 3、师:如果让你来当小兔,你能象它们一样聪明吗?

  五、布置场景,与幼儿玩《三只小兔》的游戏,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玩《三只小兔》的游戏。我来当红狐狸,你们都来当小兔,先请你们戴上小兔的头饰,再到老师这里来,听一听我们该怎样玩这个游戏。(幼儿自选头饰戴好。)

 2、师:当你们听到“三只小兔穿上了绿衣服”的时候,要赶快躲到什么地方呢?(引导幼儿躲到贴有绿衣服的椅子后面。)

 3、师:让我再来考考你们。“穿上花衣服”、“穿上花衣服”、“穿上花衣服”(幼儿根据老师指令跑到相应的椅子后面躲好。)

 4、师:再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红狐狸的耳朵可灵了,谁要是发出一点点声音,它马上就会发现你们的!所以等会儿千万不能发出声音喔。

 5、播放《小兔捉迷藏》音乐,与幼儿共同玩游戏,加深幼儿对故事的记忆,并通过游戏使老师了解幼儿对“春、夏、秋、冬”了解的情况。

 衣裳。”听完谜面后,发现幼儿不是很积极的参与其中,幼儿的表现还是不会猜谜语,但是我还是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的答案。可是还是没有我预想的那样。因此再一次的对谜面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为了吸引幼儿的兴趣,出示了准备好的实物,边讲边让幼儿观察,发现幼儿对实物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我也发现幼儿还是不会猜谜,兴趣没有故事的高。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也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小班的幼儿对猜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他们还不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谜底应是幼儿熟悉的,谜面描述事物特征是明显而生动的,用的比喻应和谜底实物相似的。 再次,教给幼儿解谜技巧,即让幼儿仔细听谜面所描述事物的主要特征,然后要求他们对每一句描述应引起联想与分析,从事物特点上去猜。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猜谜活动之前,对于小班的幼儿教材的选择很重要,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水果,而且要形象,这样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当然猜谜不是一天二天就能学会的,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我也将在延伸活动中,饭后散步时以及教学活动开展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猜谜的游戏,相信,猜谜会让我们的孩子们愈来愈聪明!

幼儿园小班的教学设计 篇4

  设计意图:

 故事《鞋子秋千》是一个充满友爱的情感故事。孩子在听听说说中,一定能感受到拥有朋友是

 一件快乐的事情。同时故事中“森林”“威武”和“地动山摇”等好听的词汇也非常便于孩子们学习和

 理解。其次,三个小动物间的对话,简单也重复,非常适合小班孩子学习和模仿。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

 时,结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将重点放在了引导幼儿用声音和动作来模仿小动物的对话,感受说话

 的乐趣,让孩子们体会到语言学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积极地用动作和声音模仿小动物间的对话。

 3.感受拥有朋友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和一张裁成四份的故事背景图。

 2.五张图片:大狮子、月牙形的嘴巴、乌龟、小猴子、一双大皮鞋。

 3.音乐(完整讲故事时运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激发兴趣。

 1.出示森林背景图。

 师:孩子们,看,这是什么地方?

 幼:森林。

 小结:这里可是比树林里的树还要多哦。有很多很多树的地方叫森林。。

 2.出示图片狮子,感受狮子的大皮鞋。

 师:那森林里住着谁呢?他来了。这是一只怎样的大狮子?

 幼:美丽、凶猛的狮子。

 师:我知道,你讲的美丽、凶猛就是很威武的意思。今天这只威武的狮子,脚上穿了一双皮鞋。看,这

 是一双怎样的鞋子?

 幼:特别大。

 3.出示图片一,理解词语“地动山摇”。

 师:对,这双皮鞋特别大,走在草地上,草地就会怎么样?(老师用震动动作辅助表达),远处的高山

 也开始怎么样?(老师用摇晃动作辅助表达)

 幼:草地震动起来,石头摇起来了。

 师:地动了,山摇了。可以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就是“地动山摇”。谁会一边说这个好听的词语,一

 边做动作?

 4.小结:走在哪里,哪里就地动山摇——这是一双多么让人可怕的鞋子,狮子就是穿了这样一双大皮鞋

 ,出门去找朋友了。

 评析:活动导入开门见山,用聊天的方式带着孩子轻松走入故事,效果很好。

 当孩子说不出“威武”时,我们要善于从孩子的回答中捕捉他们可能的理解词汇,从而引领

 孩子学习新词语。这不失是一个好策略。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并学说对话

 (一)狮子找乌龟做朋友

 1.出示图片:"草丛里的乌龟"。引导幼儿观察乌龟壳的特征并猜测出乌龟。

 师:走呀走,找到一个朋友。是谁呀?你从哪里看出来是乌龟的?

 幼:硬硬的壳。

 师:我们来学学看。你的壳在哪里?你真象一只小乌龟。

 2.学说狮子问话。

 师:仔细听,狮子要对乌龟说话了。狮子问:“乌龟乌龟,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

 师:乌龟没有回答,可能没听见。那我们一起来问问乌龟。

 幼儿学说狮子问话。

 3.学说乌龟回答。

 师:乌龟终于听到了。他摇摇头说:“我才不愿意呢!你的大皮鞋会把我背上的壳踩出血的。”

 师:乌龟答应了吗?为什么?

 师:哦,乌龟害怕狮子的大皮鞋。它是怎么回答的?谁来学一学?

 幼儿学说乌龟回答。

 (二)狮子找猴子做朋友。

 1.出示图片三:“森林里的猴子”,引导幼儿观察小猴长尾巴的特征并猜测出小猴。

 师:乌龟害怕狮子的大皮鞋,拒绝了狮子。大狮子只好又继续往前走,走呀走,找到一个朋友,你猜这

 回它找到了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来学一学小猴子的样子。

 (1)学说狮子问话。

 师:大狮子很想和猴子做朋友,它可能会怎么问呢?

 师幼:“小猴,小猴,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

 (2)学说小猴回答。

 师:小猴会答应吗?为什么?

 幼儿自由猜测。

 师:是呀,小猴害怕狮子的大皮鞋,小猴子连忙跳到树上。谁来学学小猴子是怎样跳到树上的?猜猜它

 可能会怎么说呢?

 师:对,小猴子站在树上,低着头,看着狮子,大声说:“我才不愿意,你的大皮鞋会把我的尾巴踩断

 的。”

 师:狮子站在树上没听到。我们一起用响亮的声音帮猴子回答狮子吧!

 (3)师幼交换角色练说。

 (三)感受狮子由伤心到快乐的情感变化。

 1.出示图片狮子伤心的表情。

 师:找了半天,大狮子没有找到朋友,你猜他的心情怎样?(将大狮子的嘴巴贴成伤心的样子。)

 小结:朋友们都害怕大皮鞋,都不愿意和狮子做朋友。所以狮子伤心地哭了。怎么办呢?谁来帮狮子想

 个办法? 让小乌龟和小猴子都不怕这双大皮鞋呢?

 幼:不要穿这双鞋了。

 师:那可以用这双大皮鞋做成什么呢?

 幼1:可以做成小汽车,带着小乌龟和小猴子去旅游。

 幼2:可以做成花瓶,插上美丽的花。

 幼3:可以做成小船,让小猴和乌龟去划船。

 2.出示图片四:狮子的“鞋子秋千”。

 师:你们想的办法真多。大狮子很聪明,也想了一个办法。看,(将狮子的大皮鞋贴在两棵树中间。)

 这就是他想出的办法,谁看懂了?

 师:原来,狮子把鞋子做成了一个什么?

 幼:鞋子秋千。

 师:乌龟和猴子看见了,都来荡秋千,都愿意和狮子做好朋友了,现在狮子的心情又会怎样呢?

 幼:高兴。(老师及时把狮子嘴巴贴成开心的样子。)

 评析:小班孩子的学习是充满游戏趣味的。老师很讲究教具的设计,把乌龟藏在一个草丛里,只露出一

 个乌龟壳,不仅巧妙地激起了孩子们帮助狮子找朋友的兴趣,而且还帮助孩子们尝试学习根据动物的局

 部特征猜测动物的方法。

 老师的衔接语很自然地设计了一个狮子与乌龟对话的情境,让幼儿积极地尝试用粗粗的、轻

 轻的声音、有礼貌的问话或者慢慢地说话四种不同的方式学说狮子和乌龟的对话。所以,学说对话的过

 程真是溢满了乐趣与情趣。

 老师把猴子图片藏在了一棵大树下,只露出一点卷起的尾巴,增加了猜测的难度和趣味,符

 合孩子由易到难的学习特点,同时也避免了单调的重复,让故事处处充满惊喜。

 有了第一次的对话练习的基础,孩子们已能主动尝试用故事中的对话句型模仿学说狮子与猴

 子间的对话。因此,为了让第二次对话练习照样“粉墨登场”,让孩子在学说的过程中再次强烈地感受

 语言学习的乐趣。于是,教师巧妙地引导幼儿边模仿猴子跳到树上,翘着长尾巴、低着头看大狮子等动

 作,边学说对话。所以此环节的对话练习过程真是动感十足,趣味浓浓。

 活动延伸

 将乌龟、狮子、猴子等图片制作成头饰,组织孩子们表演故事《鞋子秋千》。

幼儿园小班的教学设计 篇5

  活动领域:

 语言、艺术

  活动目标:

 1、 学习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 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感谢。

  活动准备:

 1. 名画欣赏:《母与子》

 2. “儿歌”:《小板凳》

 3. VCD磁带《小板凳》

 4. 蜡笔 书面纸 剪刀

  活动过程:

 一、 欣赏名画《母与子》,请幼儿猜一猜:

 ——画中有谁?猜猜这个阿姨是这个孩子的什么人》?为什么?

 二、和幼儿一起欣赏VCD,念唱儿歌《小板凳》。

 三、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妈妈平时很照顾我们,我们应该怎样跟她说谢谢呢“

 ——儿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感谢妈妈的?

 ——与幼儿讨论向妈妈表达谢意的方式,如捶背、帮忙拿东西,送卡片……

 四、 制作心意卡,想妈妈表达感谢。

 ——协助幼儿将书面纸对折。画上心形剪下来,并画上对妈妈的感谢;帮幼儿写上给妈妈的甜甜话,回家时送给妈妈。

 ——一边制作一边欣赏儿歌音乐。

 五、 请幼儿回家除了送爸爸妈妈礼物外,也帮爸爸妈妈捶捶背或做点其他事。

 区域活动:

 1、 美工活动区

 展示名画《母与子》,引导幼儿感受画面传递的母子情。让幼儿画画母亲和自己。

 2、 语言活动区

 将儿歌制成挂图让幼儿欣赏,鼓励幼儿按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改编儿歌。例如:小沙发,真舒服,我请爸爸歇一歇,我给爸爸捏捏肩,爸爸说我乖宝宝。同时,将幼儿自编的儿歌记录下来。

 活动评价:

 1、 会念唱儿歌

 2、 会至少使用两种方式表达对妈妈

推荐
© 2024 满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