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青海省南部,是全球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覆盖着玉树、果洛、黄南、海南、海西等五个藏族自治州的全境以及泽库、河南、兴海、同德四县。总面积达到31.8万平方千米,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对中下游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独特,拥有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是中亚高原高寒环境和世界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三江源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环境类型多样,为动植物资源的分布提供了极其独特的环境条件,是世界海拔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保护区内的兽类、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种类繁多,共有83种兽类、197种鸟类、8种两栖动物和7种爬行动物。其中,藏羚羊、野牦牛、藏原羚、喜马拉雅旱獭等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在这里繁衍生息,共有7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用途广泛,经济价值较高。据初步调查,青海的药用植物约有370种,其中常用的中草药有259种。
三江源地区还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藏族全民信仰佛教,宗教气息浓厚,有340余座正规的藏传佛教寺院,占青海省藏传佛教寺院的54%以上。这里美丽的辽阔草原、奔腾不息的江河源流、神出鬼没的野生动物、茂密的原始森林与藏族人民用勤劳双手创造的高原文化、历史遗迹、民族风情、乡土习俗,构成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综合体。
然而,随着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退化。一些地区超载放牧,滥采乱挖黄金、冬虫夏草,盗猎珍惜濒危野生动物,导致草场大面积退化,畜牧业水平降低,植被破坏,冰川退缩,水位下降,湖泊干涸。这不仅直接威胁当地群众的生活,还可能影响到中华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旨在保护这一独特的生态环境及其孕育的珍惜野生动植物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保护这些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以避免生态环境恶化,确保地球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物种基因库的保护,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留下宝贵的遗产。这正是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扩展资料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部与四川省毗邻,北部与青海省格尔木市都兰县相接。总面积36.6万平方公里,包括17个县市,占青海省土地总面积的43.88%,总人口占55.72万,居民以藏族为主。目前优质牧草逐渐被毒、杂草所取代,一些草地危害动物如鼠类乘虚而入,导致草地载畜量减少,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质量减退,栖息地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2000年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正式落成揭碑,它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