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仙髻:汉代出现的女子发式,以向上飞动的形态为特征。据《炙毂子》记载,汉武帝时期,王母下降时,其宫中女子发型与人间不同,被称为飞仙髻。此发式多用于仙女和未出嫁的少女。
十字髻:因其形状类似“十”字而得名,是北魏时期的一种髻式。编盘方法是先将头发盘成“十”字形发髻,然后将两侧的头发各盘成鬟,直垂至肩。这种发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如西安草厂坡出土的北魏彩绘陶俑便采用了这种发髻。
双刀髻:初唐宫中流行的发式,形状类似刀形。双刀髻又称“刀形双翻髻”,可能属于假髻。这种发式在贵族妇女和宫中流行,士庶女子较少见。从陕西乾县永泰公主墓壁画和礼泉县张士贵墓出土的女俑可以见到这种发式的证据。
灵蛇髻:起源于魏晋时期的女子发式,髻式多变,灵感来源于蛇的盘绕形态。《采兰杂志》记载,甄后入魏宫时,宫中有条绿蛇,口中常吐红珠,形状类似梧桐子,不伤人。甄后受其启发,将髻形盘为灵蛇状,因此得名。
飞天髻:南北朝时期流行的女子发式,也称“飞天紒”,是一种三环高髻。先将头发分为三部分,每部分用丝带束缚,向上盘卷成环状。《宋书·五行志》记载,这种发式始于宋文帝元嘉六年,由宫中女子发明,后流行于民间。
朝天髻:五代后蜀时期流行的发髻,名称来源于其形状。《宋史·五行志·木》记载,这种发髻形状如同向上梳的高髻,宋代仍然沿袭。山西太原晋祠泥塑中有些人物的发式就是朝天髻。
堕马髻:魏晋时期流行的女子发型,因形状偏斜而得名。据《后汉书·梁冀传》记载,这种发髻由东汉权臣梁冀的妻子孙寿发明。《乐府诗集·梅花落》中有“天姬堕马髻”的描述。
螺髻:古代女子发式,形似螺壳。白居易《绣阿弥佛赞》中提到“金身螺髻,玉毫绀目”。这种发式在初唐时宫廷中盛行,后传入民间。
倭堕髻:东汉后期流行的女子发式,发髻偏斜在头部一侧。倭堕髻在古代文献中有不同的记载,但都描述为东汉后期的流行发型。
朝云近香髻:类似叠拧的形式,其编法是将发分股拧盘,交叠于顶,生动而稳定。《中华古今注》记载,这种发式在大业年间宫中流行。
垂挂髻:其编法是将发从头顶平分两股,结成髻或鬟,垂挂于两侧。额前通常有垂发装饰。《丹铅录》记载,北齐后宫女子服装中,女官八品和偏垂发的装饰。
垂鬟分肖髻:多为未出室少女的发式,将发分股结鬟于顶,不用托撑,自然垂下,并束结肖尾垂于肩上。据《国宪家猷》记载,汉明帝曾令宫人梳百花分肖髻。
高椎髻:其编法是将发拢结于顶,挽成单椎,耸立于头顶。《妆台记》记载,宋理宗朝宫妃梳高髻于顶,形状巍峨高耸,号为高椎髻。
丱发:其形状类似“丱”字,因此得名。形式是先将发中分,于头的两侧各盘扎一髻,并于髻中各引出一绺头发自然垂下。据传在秦汉时期已开始流行丱发。
回心髻:类似盘拧的形式,其编法是将发分股交拧,盘结回心于头顶或头前。《中华古今注》记载,梁武帝曾诏令宫人梳回心髻。
惊鹄髻:反绾式发髻之一,其编法是将发拢上反绾,成惊鸟双翼欲展之势,生动有趣。《中华古今注》记载,魏宫人好画长眉,令作蛾眉惊鹄髻。
凌虚髻:属于交拧的形式,其髻交集拧旋,悬空托在顶上。《中华古今注》记载,隋代有凌虚髻、祥云髻。这种发式如云盘回,凌托顶上,摇而不脱落。
凌云髻:属于高式的单鬟,据《中华古今注》记载,始皇曾诏令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嫔梳参鸾髻。这些都属于高鬟式。
双丫髻:是双挂式中最常见的发式,其编法是将发平分两侧,再梳结成髻,置于头顶两侧。前额外通常负担有垂发,俗称刘海。一般多用于侍婢丫环。
元宝髻:其编法是将发拢结于顶,再置木或将假发笼蔽,呈元宝状。《晋书》记载,这种发式需要使用大量发饰,不可常用,因此先用木或假发固定。《唐张雄夫妇合葬墓所出土之女俑》亦类似这种发型。
随云髻:类似侧拧的形式,其髻如随云卷动。《国宪家猷》记载,陈宫中流行随云髻。这种发式生动灵转,仕女颇为喜爱。
牡丹头:明代妇女流行的一种发式,特别是苏州地区。牡丹头是一种高髻,后来逐渐在北方流行。《坚瓠集》记载,苏州妇女梳头有“牡丹”、“钵盂”之名,鬓有“闹花”、“如意”之号。
以上内容摘自360图书馆,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