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500年前的古代,我们的先祖已经开始驯养信鸽,用它们进行通信。在西夏与北宋的冲突中,西夏军队就运用了信鸽进行军事通讯,展现了它们的重要作用。
南宋初期,大将军曲端的军队也借助信鸽来快速传递命令,集结军队,这种通讯方式在当时被尊称为"飞奴"。据说在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的对抗中,信鸽曾扮演关键角色,帮助他传递求援信息,成功脱险。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时,也利用鸽子进行信息的传递,与皇家保持联系。
在中国,清朝乾隆年间,广东佛山地区盛行放鸽活动,每年5、6月间的赛鸽会吸引了数千只信鸽参赛,距离长达400华里。上海、北京等地也设有类似的赛事。国外最早关于信鸽传递信息的记录,可追溯到公元前530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成绩传递。
而"鸿雁传书"这一成语,源自汉代苏武出使匈奴的故事。被流放到北海放羊的苏武,通过常惠的巧妙设计,利用雁足绑信的方式,向汉朝皇帝报告自己的境况。最终,单于因汉使的讲述而不得不让苏武返回汉朝。从此,鸿雁便象征着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成为了我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象征。
扩展资料
鸿雁传书,又名飞鸽传书,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