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避讳学是由汉语特点、尤其语音特点与伦理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从避讳波及的空间范围讲,有公讳,即全社会都要遵守的避讳,如圣人名讳、帝王名讳等;有私讳,如家讳、个人私讳等。商人忌讳说塔是因为塔和塌是谐音,意味着生意的崩塌,所以生意人比较忌讳说这些字,同时也会影响生意的发展,所以生意人比较不喜欢这些字,所以在和生意人做生意的时候千万不要说这些字。
第一类是避开与应讳字(词)相同的字词,是避讳学中最重要的项目。
杭州市有一交通枢纽名“武林门”,“武”字原作“虎”。《警世通言》卷二十三:“南北两山,多生虎豹,名为虎林。后因虎宇犯了唐高祖之祖父御讳,改名武林。”此因公讳而改名。淮南王刘安著《淮南子》,因父讳“长”,故该书凡言“长”均用同义词“修”替换;司马迁父讳“谈”,《史记》宦官赵谈作“赵同”;范哗父讳“泰”,《后汉书》郭泰作“郭太”。以上是私讳。
第二类是避同音词。古代有踞娥奔月的神话,婉娥在《淮南子•览其训》中本作“炬娥”,后因避汉文帝刘恒名讳改为“常娥”,后类化作“燥娥”。也有人认为古本作“恒娥”,避”恒”改为“垣”,则是避同字不避同音。汉宣帝名询,改战国时“苟卿”为“孙卿”。此是公讳。唐李翱祖父讳“楚金”,为文皆以“今”为“兹”,因“金”谐音“今”。此为私讳。
第三是避语音相近的“嫌讳”,“嫌”是涉嫌。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太祖庙讳匡风,语讹近香印(香印是多种香料制成的香),故今世卖香印者不敢斥呼,鸣锣而已。仁宗庙讳帧,语讹近蒸,今内庭上下皆呼蒸饼为炊饼,亦此类。”此为公讳。《颜氏家训•风操》:“刘蹈缓绥兄弟,井为名器。其父名昭,一生不为照字,唯依《尔雅》火傍作召尔。”“昭”平声,“照”去声,音近也进讳,此为私讳。
第四是避词义相关的词。冯梦龙《智囊全集》校点者说:“该书入清后因避帝讳改了一些宇,一种是蛮、夷、狄、戎、羌、胡、番、酋、靶子等民族讳.……。”清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原汉人称少数民族的词汇,因词义相关而忌讳。帝王的生理缺陷有时也须避讳。《管锥编》第二册787页:“《魏书•匈奴刘聪等》)记将生既炒其目,所讳者、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只’之言,皆不得道”。此为公讳。鲁迅《阿Q正传•优胜记略》:“因为他讳说‘颧,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报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此为私讳。
《齐东野语•避讳》:“国朝刘温安,父名乐,终身不听丝竹.不游高伍。徐绩父名石,平生不用石器,遇石不践,遇桥则令人负之而过。此皆避讳不近人情者也。”父讳“乐”而不听音乐,此为“乐”字一词多义联想;“不游篙侵”,因其为“五岳”名山,“岳”与“乐”谐音,是一音多词联想;此皆小题大作之举。唐代大诗人李贺因父讳“晋肃”,被作为不取进士的理由,韩愈作《讳辨》批判此风说:“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厂可谓一语中的。
禁忌语是一种语言回避现象,在汉语中,各方言使用的禁忌语有所不同,反映次文化和地域心理状态的差异。
例如,北京口语中忌讳说「蛋」和「球」,所以像这几个词都是北京话的特有说法:「鸡子儿」(鸡蛋)、「摊黄菜」(炒鸡蛋)、「木樨汤」(蛋汤);「球」则经常用作骂人的话,因此北京一带的人名和招牌都很少用「球」字。但上海话却不避「蛋」字,而忌用「卵」字;粤语地区不避讳「球」字,故人名经常可见「球」,商业上像「球记饼家」之类的招牌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