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佚,古代文献整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指从现存文献中搜集已散佚的文献,以期恢复其部分或全部原貌。古代常以“钩沉”表达这一概念。辑佚工作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原书虽存但有缺失,通过其他资料补充;二是原书已亡佚,但在其他文献中能找到部分或全部内容,可通过比对复原或辑录。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如天灾、人祸、书籍质量、传播方式等,部分或全部散失,如西汉《汉书·艺文志》中有许多书籍在唐代《隋书·经籍志》中已失去六七十%,这促使辑佚工作成为保存文献、充实史料的必要手段。
宋代的黄伯思和王应麟是辑佚工作的重要人物,黄伯思从《意林》和李善注《舞鹤赋》辑出《相鹤经》,王应麟则辑出郑玄《易注》和《尚书注》资料,编纂《郑氏周易》等。南宋郑樵的《通志·校雠略》中的《书有名亡实不亡说》标志着辑佚学的起步。清代辑佚尤为兴盛,如余萧客、臧庸、袁钧等人分别辑录了不同领域的古籍。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大量已亡佚的古籍。嘉庆、道光年间,大规模辑集四部经史子集的佚书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辑佚工作需依赖目录学、辨伪学、版本学和校勘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主要资源包括类书、总集、方志、古注、金石和新出土文献。刘咸炘在《辑佚书纠缪》中指出辑佚工作存在的问题,如遗漏、误判、误录和不规范等,强调辑佚者需具备深厚的古典文献知识基础。尽管清代辑佚成果丰富,但仍需继续进行,随着古文献不断出土,辑佚工作前景广阔。
扩展资料
辑佚是对以引用的形式保存在其它存世文献中的已经失传的文献材料加以搜集整理,使已经佚失的书籍文献,得以恢复或部分恢复的行为。通过辑佚得到的文献,称为辑本或辑佚本,研究辑佚的历史、方法、原则和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称为辑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