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栏式房屋,源自河姆渡居民的独特居住智慧。在低洼、潮湿、温热的浙江地区,我国先民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建造了这种别具匠心的木结构地面建筑。干栏式房屋主要由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柱构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通过打桩方法建成,之后架设横梁,铺设板材,立柱构梁架和屋顶,形成架空的建筑。这种设计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可避潮湿,下层还便于养殖家禽家畜。
干栏式房子,在古籍中被称为干兰、高栏、阁栏、葛栏,现代日本语则称为高床,被认为与水上居址或栅栏居相似。文献传说中的巢居,被认为是干栏房子的早期形态。干栏式房子的主要功能在于防潮,同时还能有效利用空间,实现一房多用。例如,四川平武县王坝楚藏乡的白马人,修建的住房多采用木干栏式习俗,房子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养牲畜,上层住人。
考古发现证实,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干栏式房子,是迄今为止所知最早的此类建筑。河姆渡干栏式房子占地面积和规模较大,通过复原可以得知,这组建筑至少长达23米,进深约7米,前廊过道宽约1.3米。这组遗迹是带前廊的长屋干栏建筑,其构筑方法采用了梁头榫和平身柱卯、转角柱卯、柱头、柱脚榫、带稍钉孔榫、方木插阑、棂和企口板等先进技术。
在江浙地区的马家滨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以及云南、江西、四川和湖北等地的考古发现中,都能发现干栏式房子的踪迹。江西清江营盘里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陶制干栏式房子模型,展示了该地区曾流行干栏式住居习俗。四川成都十二桥商代遗址和湖北蕲春毛家嘴西周早期遗址发现的大型木构建筑群,表明夏商周时期干栏式建筑和住居习俗在中国南方地区仍广泛流行和发展。
干栏式建筑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壮族居住的偏远地区,仍沿用至今。这种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两层建筑,下层用于存放动物和杂物,上层供人居住。干栏式房屋适合那些居住在多雨潮湿地区的居民。虽然其他民族的干栏式建筑也存在,但往往受到汉式建筑和佛教建筑的影响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