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最后一次进士考试才终结。这一制度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人才选拔方式。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是关键人物。考试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包括秀才、明经、进士等五十多种科目,明法、明算、明字等不被重视。唐玄宗时期,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要求考生回答时务策并撰写诗赋文章。
宋代科举制度沿袭了唐代,但常科科目减少,进士科最受重视。宋代科举选官过多,导致行政效率降低。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乡试由地方举行,会试和殿试在京城。
元代科举制度经历了长时间的中断,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才恢复。元代科举分为左右榜,主要考“经义”、“经疑”等题述文。元代科举共举办十六次,录取进士1139人,但所选人才影响有限。
明朝建立后,科举制度达到了鼎盛时期。明朝重视科举,方法严密,进学院成为科举的必经之路。明代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录取考生称为进士。
19世纪80年代,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开始变革。1888年,清政府增设算学科,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增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恢复旧制。至此,科举制度走到了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