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出了十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规划即我国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规划的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现在就不难知道目前的贫富差距社会矛盾等诸多不和谐因素造成的真正原因了,各级政府并不是关心民生民权的父母官,而是扮演了以省市县为单位的GDP总经理,总经理这个角色,主要任务就是赚钱的,所以,一切社会问题都要为经济发展让道,赚钱工作被放到首位,经济势力异军突起,横扫一切常委会的会议桌,诸如和谐均衡民生等社会构成,丧失了牵制和平衡作用,这些东西,最后都会直接反应到社会现象上去。
而十一五规划,第一次将新政长官从总经理职务里解放出来,赚钱当然重要,但一个家庭的家风管理分配等也同样重要。十一五规划,首次从对生产力的重视,转移到对生产关系的重视上。从十一五规划的目标里,再也找不到具体的盈利指标,重点变成了关系的梳理,诸如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政治与经济和谐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生产关系梳理的最重点,就是明确关系主体。主体是经济最重要的决定性力量,决定生产力为谁所享受,生产资料为谁所掌握。而体现亲民政府执政纲要的十一五规划,明确的将关系主体由钱,变为人,明确的提出了以人为本四个字。其潜台词就是,过去我们社会建设,目标是赚钱,而未来,则变成为人服务。这个人也不再是过去垄断资源的少部分人,而是构成社会的每一种人。
再看十一五规划的十一个关键词,无不都紧紧围绕着生产关系,由生产关系的调整,来调整生产资源的属性和生产力:
[生产关系的任务和目标类关键词]
■生产关系的总述——和谐社会论
这是新的生产关系之构成描述,在新中国历史上,社会关系经历过政治社会经济社会两个阶段。因为生产关系的核心不同,所以,各个社会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工作方法都大不相同。
■生产关系的行动方法——科学发展观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为矛盾不同,所用的方法也不一样,有时候不得不将最主要的矛盾解决放到社会首位。新中国成立50多年,所用方法依次是阶级斗争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观。
■生产关系的主体——以人为本
人将取代经济指标政治任务,变成社会关系的主体。
■生产关系的构建任务——六个必须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生产关系内部关系——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影响之关键词类]
■新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内需和出口地位开始同等;服务业被放到与工业同等地位;廉价资源换取向科技含量转变。 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在过去投资出口工贱卖资源,新增加或者升级为消费内需服务业和人力资源以及技术含量等几个关键词。简单几个词,就是新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方向的要求。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性质要求——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在经济落后和人们需求日益增加的矛盾当道年代,以资源换取利益,是暂缓燃眉之急的方法,诚如一些政府靠卖地来支持GDP增长,地有卖完的那一天。所以,中央不失时机的调整方向,让生产力依靠出卖,变为社会环境循环再生。
■新的生产力之重点行业具体化——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的特点,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经济效益好,三是资源消耗低,四是环境污染少,五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也就是说,中国已经不满于成为世界工业生产车间,靠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粗加工出卖来获得收益,而是在探求新的增长模式。国家将建设一些不同于今天的浙江东莞福州等工业园。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指导——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意味着在独立自主的前提条件下开拓创新,运用知识创造财富的过程,包括原始性创新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从而主动地拥有核心技术竞争力和合法的知识产权。
[生产关系对生产资料的态度]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产关系的对生产资料的态度。也就是说,生产资料要本着爱惜节约的方式使用。
■可持续发展,新生产关系对生产资料的使用态度。是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上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土地,未必就比中东的石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