鼐的拼音:nài。
“鼐”,现代汉语规范二级字,普通话读音为nài,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鼐”的基本含义为大鼎。在日常使用中,“鼐”常做名词,表示大鼎。“鼐”,最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表示大鼎。最后演变成楷书体和简化版的“鼐”。
康熙字典:
【唐韵】奴代切【集韵】【韵会】乃代切,音耐。【说文】鼎之绝大者。【广雅】鼎绝大谓之鼐。【诗·周颂】鼐鼎及鼒。
又【广韵】奴亥切【集韵】【韵会】【正韵】曩亥切,音乃。义同。
又【集韵】宁邓切,能去声。大鼎也。
说文解字注:
鼎之绝大者。释器曰。鼎绝大谓之鼐。周颂传曰。大鼎谓之鼐。小鼎谓之鼒。传与尔雅说鼒异。说鼐则略同。绝大谓函牛之鼎也。九家易曰。牛鼎受一斛。羊鼎五斗。豕鼎三斗。乃者、词之难也。故从乃为大。
才者、艸木之初也。故从才为小。从鼎。乃声。奴代切。一部。鲁诗说鼐、小鼎。鲁诗说、谓传鲁申公之学者也。惠氏栋云。说苑曰。诗自堂徂基。自羊徂牛。言自内及外。以小及大也。鲁诗者、刘向家学。故说鼐小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