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色彩透视:通过色彩的明暗、冷暖变化来表现空间深浅和远近的视觉现象。
2. 消逝透视:又称线性透视,是通过物体形状的逐渐缩小和线段的倾斜,使远处的物体显得更小、更模糊,从而产生深度感和空间感。
3. 线透视:利用线条的延长和汇聚来表现空间中物体的远近关系,其中最常见的是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
4. 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当一个物体的正面与观察者的视角平行时,由于透视作用,物体近大远小的效果显现,形成一个消失点。
5. 成角透视(二点透视):当物体与观察者的视角呈一定角度时,物体的两个侧面分别向两个方向倾斜,形成两个消失点,适用于表现室外景象和两个不同方向的画面。
6. 倾斜透视:当物体的面与地面或视平线不平行时,产生倾斜效果。根据物体倾斜的方向,消失点可能在视平线上方或下方,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
7. 透视学定义:透视学是在平面上通过数学方法准确再现空间感和立体感的一门科学。它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研究物体在视平面上的形状变化和消失规律。
8. 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学发展:意大利画家阿尔贝蒂和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等人对透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德国画家丢勒将几何学应用于艺术,推动了透视学的理论发展。
9. 18世纪末的透视学进展:法国工程师蒙许创立的直角投影画法,为准确描绘物体及其空间位置提供了新的方法。
10. 达·芬奇的透视学贡献:除了线性透视,达·芬奇还研究了空气透视和隐形透视,丰富了透视学的理论体系。